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西南部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广大...

阅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西南部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广大地区没有原油供应和炼油厂,所需油品全靠兰成渝管道和沿长江逆流运输。缅甸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丰富,据目前探测情况显示,未来还可能发现更多天然气储量。

材料二  中缅原油管道的起点位于缅甸西海岸皎漂港东南方的小岛马德岛,天然气管道起点在皎漂港,管道穿过缅甸多个邦后从云南瑞丽进入中国,在贵州安顺实现油气管道分离,原油管道最终延伸到被“油荒”困扰的重庆,天然气管道则南下到达广西。中缅油气管道的石油主要来源于中东和非洲地区;天然气主要来源是韩国、印度等国投资公司在缅甸印度洋大陆架开发的天然气田,目前我国石油公司也正与缅甸政府合作勘探海上、陆上气田。

材料三  经过12年筹备建设,2017年4月10日中缅原油管道工程正式投运,下图为中缅油气管道运输线路图。

(1)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中缅油气管道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2)目前中缅油气管道已经全线贯通使用,分析该工程对缅甸和我国西南地区带来的有利影响。

 

(1)①经过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边界,地质条件复杂,多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和次生灾害;②穿越横断山区和喀斯特地貌区,沿线地形复杂、崎岖;③穿过多条大江大河;④沿途多为热带季风气候区,雨季时间长,降雨量大,雨季施工困难;⑤沿线多热带雨林区,基础设施差,施工环境恶劣,闷热潮湿多蚊虫;⑥跨越海峡,施工难度大;⑦沿途地区生态环境脆弱。 (2)对缅甸:①推动缅甸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将缅甸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②通过合作带动缅甸相关产业(石化工业)的发展,满足缅甸国内对能源的需求;③带动管道沿线的经济发展,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④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民众经济收入;⑤油气过境费将能为缅甸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收益。 对我国西南地区:①缩短油气输入我国西南的路径;②缓解我国西南油气资源短缺局面;③降低中国对煤炭的依赖度,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缓解环境污染;④带动相关化工产业发展,建设新兴石油炼化基地⑤带动我西南地区经济发展;⑥促进我国西南地区管道基础设施建设。 【解析】 本大题以中缅石油管道工程为背景,以相关图文信息为材料,设置两道小题,涉及油气管道建设的困难、资源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1)题意表明,中缅油气管道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应从自然条件角度进行分析。根据学知识可知,中缅油气管道经过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边界,地质条件复杂,多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线路选址复杂,工程技术难度大;读图可知,中缅油气管道西段穿越横断山区及余脉,东段穿行在喀斯特地貌区,沿线地形崎岖,地伏大,使得工程技术难度大,工程量大;中缅油气管道穿过多条大江大河,使得工程技术难度和工程量大;中缅油气管道沿途多为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区,雨季长达半年,雨天时间长,降雨量大,影响管道施工;沿线多热带雨林区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闷热潮湿多蚊虫,且交通等基础设施差,原料设备运输困难,施工环境恶劣;材料信息表明,缅原油管道的起点位于缅甸西海岸皎漂港东南方的小岛马德岛,因此中缅油气管道要跨越海峡,海底施工难度大;沿途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为了保护沿线生态,增加工程量和技术难度。 (2)该工程对缅甸和我国西南地区带来的有利影响应从经济、社会和生态方面进行分析作答。该工程对缅甸带来的有利影响:材料信息表明,缅甸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丰富,因此中缅油气管道工程建成运营,会推动缅甸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将缅甸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中缅油气管道工程建成运营,能满足缅甸沿线地区对能源的需求,并通过合作带动缅甸相关产业(石化工业)的发展;中缅油气管道工程建成运营,促进当地与之配套的基础设施改善,促进管道沿线的经济发展;中缅油气管道工程建成运营及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经济收入;中缅油气管道工程建成运营,油气过境管理费用为缅甸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中缅油气管道工程建成运营,改变缅甸沿线地区的能源结构,从而改善当地生态环境。 该工程对我国西南地区带来的有利影响:中缅油气管道工程建成运营,增加了我国油气进口渠道,保障能源安全;中缅油气管道工程建成运营,许多油气不需要绕道马六甲海峡运输,从而缩短油气输入我国西南的路径;中缅油气管道工程建成运营,大量油气进行我国西南地区,缓解我国西南油气资源短缺局面;中缅油气管道工程建成运营,增加了油气供应,降低中国对煤炭的依赖度,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有利于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中缅油气管道工程建成运营,与能源、化工相关产业会加快发展,有利于建设我国新兴石油炼化基地;能源的输入、产业的发展会带动我西南地区经济发展;中缅油气管道工程建成运营,促进我国西南地区管道基础设施及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欧洲局部地区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图示乳畜业区发展乳畜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2)图中的工业区为德国的        工业区,简述该工业区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

(3)借鉴该工业区综合整治的成功经验,为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查看答案

20世纪30年代,美国中西部大草原过度开垦、放牧,造成了频繁的“黑风暴”,刮走了3亿吨尘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产生“黑风暴”现象的直接原因主要是

A.植被遭到破坏 B.地下水位下降 C.降水异常减少 D.温室效应加剧

2.“黑风暴”现象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具有

A.地域性 B.整体性 C.地带性 D.非地带性

3.“黑风暴”现象对我国北方农业发展的启示是

A.少耕免耕,维持土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B.深翻扩耕,充分挖掘土地的生产潜力

C.施用绿肥,防止土壤肥力不断下降 D.退耕还林还草,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查看答案

欧洲西部有许多河流和运河构成内河航运网。青藏高原是我国许多大江大河的源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欧洲西部河流发展航运的条件优越,从自然因素考虑是欧洲西部(  )

①经济发达 ②地形平坦 ③水能丰富 ④降水丰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西藏自治区内河运输不够发达,主要原因是(  )

A.境内无大江大河 B.河流冰期长,不利于通航

C.河流水量小,落差大,不利于通航 D.政府对发展内河运输不够重视

 

查看答案

    我国荒漠化的土地面积已达267万平方千米,并以每年2460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展;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的面积占草地面积的1/3,并且每年还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草地退化、沙化和盐碱化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    )

A.温带地区气温升高,蒸发旺盛

B.人们的过量垦殖、放牧、樵采和水资源利用不当

C.冬季风影响的势力增强,影响的范围扩大

D.扬尘和沙尘暴天气的频繁多发

2.防治荒漠化土地的措施主要有        (    )

①大量的人口外迁,以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②开发深层地下水,扩大农田灌溉面积      

③扩大植被覆盖率,设置沙障与封育固沙  

④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放牧,积极营造护田林网  

⑤合理分配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①④⑤

 

查看答案

该图是我国西北某类农业区的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该类农业区所在的地形属于

A.冲积扇 B.河流沿岸平原 C.河边滩地 D.河流三角洲

2.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该类农业区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A.热量充足 B.太阳辐射强 C.水资源丰富 D.土壤肥沃

3.该类农业区国土整治面临的主要课题是

A.水土流失的治理 B.酸性土壤的改良 C.荒漠化的防治 D.河流的综合整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