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下图,回答问题。 (1)说说A、B两河段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 (2)比较a...

读下图,回答问题。

(1)说说A、B两河段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

(2)比较a、b两处流量大小,并说明理由。

(3)甲地区的主要生态问题是什么?引发这种生态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4)图中的南水北调线路(①-②)主要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1)地处阶梯分界处,河流落差大 (2)a处流量大于b处 因为黄河下游为地上河,无支流注入,沿途流量逐渐减少。 (3)水土流失 自然原因: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易被流水侵蚀。人文原因:过度砍伐、过度放牧、过度樵菜;露天开矿;不合理的轮荒耕作制度。分退耕还林,植树造林 (4)优点:沿用京杭大运河作为主要输水线路,工程量小;水量大。缺点:水质差;黄河以南输水需动力提水,消耗大量能源。 【解析】 试题考查流域的综合开发 (1)影响水能资源是否丰富的原因为水量和落差,两地都位于黄河,流量相对较小,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为地处阶梯分界处,河流落差大。 (2)图中a位于b的上游,黄河下游为地上河,无支流注入,沿途流量逐渐减少,因此a处流量大于b处。 (3)图中甲地位于黄土高原,主要生态问题为水土流失。水土流失的原因可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来分析,自然原因为该地是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该地为黄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易被流水侵蚀。人文原因为过度砍伐、过度放牧、过度樵采导致植被破坏,涵养水源能力降低;露天开矿会破坏植被,堆积的废弃物会成为水土流失的泥沙来源;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导致植被破坏。治理措施为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缓坡修梯田,发展林果基地;沟道内打坝建库,拦泥蓄水等。 (4)南水北调线路(①-②)为南水北调的东线工程,优点为可利用原有的京杭大运河作为主要输水线路,工程量小;从长江下游调水,水量大。缺点为水质差,黄河以南输水需动力提水,消耗大量能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田纳西河流域某地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回答下面小题。

1.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类型及对应的植被是(  )

A.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草原

B.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2.从图中可知该流域内径流的季节变化是(  )

A.冬末春初流量大,夏秋流量小

B.春末夏初流量大,秋季流量小

C.夏秋流量大,冬春流量小

D.夏季流量大,冬季流量小

3.一般而言,田纳西河流域气候特征与农业发展的关系是(  )

A.有利,雨热同期 B.不利,雨热同期

C.有利,雨热不同期 D.不利,雨热不同期

 

查看答案

    东方网2016年7月25日消息:在世界各国正在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保护自然环境免遭破坏的今天,一向被视为仍保留着原始森林风貌的巴西亚马孙河谷的热带雨林正遭受着严重破坏。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对亚马孙热带雨林带来严重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

A.热带雨林迁移农业 B.粗放的畜牧经营方式

C.滥捕滥杀野生动物 D.过度引水灌溉

2.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分布面积比刚果盆地更大,原因有(  )

①西高东低的地形,有利于东南风的深入 ②受暖流的影响

③受寒流的影响大  ④纬度低,热量充足  ⑤平原面积宽广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④⑤ D.①②⑤

 

查看答案

    读某沿海湿地景观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上图示湿地的重要价值主要是(   )

A.防风固沙 B.维持生物多样性 C.调蓄洪水 D.增加海洋渔业资源

2.保护该类湿地的有效措施是(   )

A.建立保护区 B.实施退田还湖 C.排水开垦 D.发展滩涂养殖

 

查看答案

读某地区三大产业产值和就业结构变化图,回答:

1.对该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产业结构变化以工业化拉动为主

B.第一产业产值迅速下降

C.第二产业产值比例变幅最大

D.产业结构逐步转型并得到优化

2.(小题2)对该地区就业结构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持续下降

B.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上升最快

C.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总最低且增长缓慢

D.第二、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有限

 

查看答案

工业部门的地域转移是和结构升级相联系的。结合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如果图中三条曲线表示同一工业部门,则最可能是

A.钢铁工业 B.录音机制造工业

C.航天工业 D.制糖工业

2.该工业迁入我国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迁出地环境优美 B.迁出地资源丰富

C.迁入地市场潜力小 D.迁入地劳动力资源丰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