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地分别位于我国两大不同地形区中,请根据下表所提供的甲、乙两地的相关资料,回答下面小题。
1.甲、乙两地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 ( )
A.云贵高原、成都平原 B.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C.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D.云贵高原、洞庭湖平原
2.甲地夏季气温明显低于乙地,其主要原因是( )
A.所处地形类型不同 B.所属气候类型不同
C.所处海陆位置不同 D.所处纬度位置不同
3.乙地所在的省份( )
A.是我国香蕉主要产区 B.锑矿和煤炭丰富
C.喀斯特地形广布 D.京广线穿过该省
下图中各城市的大气最大降温高度(距地面高度),是连续三年中最强的15次冷空气影响的统计平均值。读图回答下题。
1.据图反映的变化趋势,对下列各地最大降温高度的推断,正确的是
A.合肥小于南宁 B.株洲大于石家庄
C.辽河平原大于洞庭湖平原 D.长江三角洲小于珠江三角洲
2.形成图示趋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获得太阳辐射多少 B.距冬季风源地远近
C.下垫面性质的差异 D.对流层厚度的不同
片石通风路基是一种控制热量传输过程的工程措施。在暖季可以阻止外界热量传入路基,起到类似保温材料的隔热作用;寒季可以加快路基散热,起到类似通风管的储冷作用,这是由片石路基特殊的热传输特性决定的。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通过多年冻土区约552km,对多年冻土区路基的防护成为青藏铁路建设施工的重点,片石通风路基是冻土区常用的路基防护措施。下图示意青藏铁路片石通风路基横断面。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片石通风路基散热效果最显著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专家建议青藏铁路东西走向路段路基两侧增加片石护坡层,且南坡厚度要大于北坡,其目的是( )
A.进一步降低路基的温度 B.保持路基两侧降温一致
C.降低南坡风力侵蚀强度 D.增加北坡路基散热效率
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图示意采循环农业模式,读图回答题。
1.最适宜该模式的是
A. 河套平原 B. 黄淮平原 C. 辽东丘陵 D. 闽浙丘陵
2.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
①提高经济效益 ②加快城镇发展 ③提供清洁能源 ④促进民居集中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发达地区,为了进一步加快其经济的引领作用,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又划分了一个新的区域——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即粤、桂、闽、赣、湘、滇、贵、川、琼、香港、澳门),下图是“该区域的局部地区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省会城市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地形单元上属于珠江三角洲
B.该地所在省份的煤炭资源丰富
C.京广高速铁路和沪昆高速铁路在此交汇
D.该地所在省份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2.珠江三角洲地区有著名的“基塘农业”,该农业形成的自然区位因素是( )
①地势低平、河网密布 ②降水丰沛、水源充足
③土地成片、土壤肥沃 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3.下列符合⑥所在省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举措的是( )
A.积极开发水电,建能源储备基地
B.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构建高效、优质的生产服务体系
C.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
D.培育品牌,开拓国内外市场
图中显示了我国一月0℃等温线、400mm年等降水线、内外流域分界线、人口地理分界线等四条重要地理界线,读图完成1~4题。
1.图中A、B、C、D四条地理分界线分布是
A.400mm年等降水线、一月0℃等温线、人口地理界线、内外流域分界线
B.一月0℃等温线、400mm年等降水线、内外流域分界线、人口地理界线
C.一月0℃等温线、400mm年等降水线、人口地理界线 、 内外流域分界线
D.400mm年等降水线、一月0℃等温线、内外流域分界线、人口地理界线
2.我国农业分布存在东西差异,西部以畜牧业为主,东部以种植业、渔业、林业为主,它们的分界线大致是图中A、B、C、D中的哪一条
A.A B.B C.C D.D
3.图中甲城市为
A.漠河 B.黑河 C.满洲里 D.腾冲
4.图中我国沿30°纬线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自西向东依次为
A.乳畜业、果林业、灌溉农业
B.混合农业、游牧业、果林业
C.林业、种植业、畜牧业
D.畜牧业、林业、种植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