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口净迁移率是一定地区、一定时期迁入和迁出人口数量...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口净迁移率是一定地区、一定时期迁入和迁出人口数量的差位与平均人口数之比,其中正值反映人口净迁入,负值反映人口净迁出,下图为中国2005-2010年省域人口净迁移率分布图。

(1)中国人口净迁入率最高的省级行政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乙、丙两省区人口净迁移率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

(3)说明甲省人口净迁移情况对当地的有利影响。

 

(1)广东省 浙江省 上海市 北京市 天津市 (2)乙省区受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影响,自然资源得到开发,经济发展较快,居民收入较高,吸引大量人口迁入;而丙省人口数量多,人口密度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多,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居民收入水平不高,人口大量迁出。 (3)增加劳动力供给,优化劳动力年龄结构;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减缓老龄化进程。 【解析】 (1)结合图示可知中国人口净迁入率最高的省级行政区有广东省、浙江省、上海市、北京市、 天津市。 (2)乙省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受我国西部大开发政策影响,丰富的自然资源得到开发,经济发展较快,吸引大量劳动力迁入;丙省市河南省,人口数量多,是我国的人口大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口迁出多。 (3)甲省市广东省,净迁移率为正值,主要以人口迁入为主,有利的影响主要会给该省增加青壮年劳动力补充,缓解劳动力短缺问题,优化劳动力年龄结构;促进消费,带动第三产业发展,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减缓老龄化进程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区域人口健康系统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重要子系统,其结构和功能状况反映了区域人地关系的协调水平。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人口健康系统由于受到包括自然、经济、社会在内的诸多因素影响,存在较高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成为全球各类健康危机爆发的重要诱因。读人口健康脆弱性地域等级划分图。

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低度脆弱区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矿产资源 B.人口数量

C.经济水平 D.交通状况

2.图中各省区人口健康脆弱性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下面两图分别为我国2000年与2010年人口迁移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与2000年相比,2010年净流入型活跃区减少可能是因为(    )

A.迁入人口减少 B.迁出人口和迁入人口趋于平衡

C.经济发展速度下降 D.国家政策限制人口迁移

2.分析我国2000年与2010年人口迁移类型分布图可知,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是(    )

A.人口迁移规模下降 B.人口分布趋于均衡

C.中部地区人口迁出量大于迁入量 D.人口迁移不活跃

 

查看答案

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人口大国。2005年1月6日我国第13亿个公民在北京出生。1991年中国科学院发表报告《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主张我国人口承载量最高应控制在16亿左右。

某地区未来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低人均消费量

某地区现有资源总量

根据该地区人口发展趋势,预计20年后该地区人口将达到1亿,进入人口的高峰期。同时,现有耕地因建设用地和退耕还林预计将减少133万公顷,新增荒山造林面积约533万公顷。

(1)目前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是________。未来20年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是________,解决问题的途径是什么?

(2)有人说,我国是人口大国,必然是人才强国,也必然对经济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请你谈谈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查看答案

下图为不同气候区世界人口容量测算柱状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列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测算主要考虑的是(  )

A.社会经济 B.地形

C.生产技术 D.生物资源

2.按图中推算下列气候类型所在地区,远没有达到人口合理容量和人口合理密度的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沙漠气候

 

查看答案

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表。读表,回答下面小题。

1.表中信息反映的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主导因素是(   )

A. 科技水平    B. 自然资源    C. 开放程度    D. 消费水平

2.青海、西藏环境承载力远远低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地势高,气候寒冷  ②生态环境脆弱  ③自然资源丰富  ④土地生产潜力小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