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青藏高原穿隧道输水工程是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拟通过开凿雅鲁藏布江谷地...

    青藏高原穿隧道输水工程是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拟通过开凿雅鲁藏布江谷地至青海柴达木盆地的深长贯穿隧道,在雅鲁藏布江干流呋谷地段筑坝流,支流帕隆藏布江蓄水,利用区地形高差将雅鲁藏布江部分水量调入柴达木盆地。下图为输水道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选择雅鲁布江作为水源地的主要原因是

A.环境承载力强,生态修复快 B.地质条件稳定,自然灾害少

C.地形平坦,河流流速慢 D.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

2.该隧道调水方案的不足之处主要是

A.埋蔵较浅 B.需逐级提水

C.占用大量地表土地资源 D.易受地热高温影响

3.调水工程对柴达木盆地的主要意义是

A.促进农牧业和生态渔业大力发展 B.增加森林储备,发展木材产业

C.调节气温,完全修复山地冰川 D.缓解急需的工农业用水短缺

 

1.D 2.D 3.D 【解析】 1.选择南水北调工程水源地的首要条件是水资源丰富,可调水量大;雅鲁藏布江谷地受西南暖湿气流影响大,降水多,河流流量大,所以作为调水水源地。故D正确。图中作为水源地的雅鲁布江谷地位于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承载能力弱,生态修复慢;雅鲁布江谷地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地震等地质灾害;雅鲁布江谷地地势起伏大,水流速度快。故A、B、C错误。 2.由材料可知隧道埋藏深;依据水位可知,该工程可自流输水;位于地下,几乎不占用土地资源;位于地下深处易受地热产生的高温影响。故D正确,A、B、C错误。 3.柴达木盆地是位于我国内陆高原干旱盆地,降水稀少,地表是荒漠景观,但是柴达木盆地矿产资源丰富资源工业发展迅速,所以通过调水可以解急需的工业用水短缺。即使通过调水增加了柴达木盆地的用水,也无法满足大量农牧业和渔业发展用水;柴达木盆地降水少,不适合大量耗费高成本的水资源发展木材产业;通过增加柴达木的水资源,可以调节气温,增加降水,但是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无法完全修复山地冰川。故D正确,A、B、C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包头市石拐区位于内蒙古阴山山脉大青山画段,地处呼包鄂全三角中心地带,区域面积为761平方千米。石拐工业区为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国区,依托资源优势及产业基础,构建了煤炭一电力及硅、镁等合金材料加工基地,不断促进产业规模化、多元化、链条化,大力发辰術环经济。读“石拐工业园区产业链模式图”。

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可能分别是

A.粉煤灰、新型建材厂 B.供气、液化气站

C.供水、农田灌溉 D.钢材、轧钢厂

2.作为石拐工业园区重点发展的项目,世界名牌晶澳太阳能落户该园区的主要原因是

A.该园区煤矿资源丰富 B.该园区距消费市场近

C.该园区科学技术发达 D.该园区交通运输便利

3.该园区的发展模式突出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共同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持续性原则 D.经济效益至上原则

 

查看答案

    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過道。大桥全长55公里,主体工程由长达22.9公里的桥梁和6,7公里的海底隧道组成。2018年2月6日,港球溴大桥主体工程完成交工验收,于2018年10月24日正式通车。读“珠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示意图和港珠溴大桥位图"。

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港珠澳大桥建设的主导因素是

A.经济 B.技术 C.水文 D.政策

2.港珠澳大桥建设面临的自然困难主要有

①海冰②地震③台风④赤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港珠澳大桥通车后将改变国际大都市香港的

A.城市等级 B.服务人口 C.服务种类 D.服务功能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椐新华社报道,截止2014年12月底,我国大陆总人口为13.69亿人。常住人口总数排在前五位的是广东省、山东省、河南省、四川省、江西省。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和2010年的第六次人口普查祖国大陆人口数据见下表。

材料二 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

(1)分析材料一中反映出的我国人口问题及相关成就。

(2)结合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状况,分析说明我国目前社会经济发展中,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3)根据材料二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概况世界人口数量的阶段性变化特征。

(4)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许多专家认为目前世界人口已经接近甚至超过地球环境承载力。请标明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读2017年我国部分省区人口流入和流出的比重表,完成下列要求。

(1)据表指出我国人口空间流动的流向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2)简述农村劳动力迁入对城市产生的积极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流动人口达2.21亿人,下图为我国1982~2010年流动人口数量统计图。

材料二 下表为八大经济板块吸收的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比重。

(1)据材料一,分析我国流动人口的特点。

(2)据材料二,吸收流动人口最多的地区是______,人口大量涌入给该地区带来哪些影响?

(3)从2005年到2010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吸收的流动人口不断______,原因主要有哪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