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图1)和某日的光照图(图2),完成下列问题。 (1)如果图1中...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图1)和某日的光照图(图2),完成下列问题。

(1)如果图1中甲、乙、丙、丁代表“二分二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那么同学们在做这份试卷的时候,地球的位置应位于____________(在甲、乙、丙、丁中选择填写)之间。

(2)当太阳光以图2中的情形照射地球时,此时的节气是______;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大约半年后,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于图1中的______(在甲、乙、丙、丁中选择填写)位置,接近公转轨道上的______(近日点或远日点)

(3)图2中昼夜半球的分界线ABC是______(晨线或昏线),这一天重庆的昼夜状况是______,极昼现象出现的地区是______

(4)图2中D点的地方时是______,B点此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A、B、C、D四地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______

(5)这一天(图2所示日期),如果D点的昼长是15小时51分,那么E点的夜长是______,A、B、C、D四地自转的线速度由快到慢的排序是______

 

丙 丁 夏至 (23.5°N,90°E) 丁 近日点 晨线 昼长夜短 北极圈以北的地区 9:00 66.5° D>B>A>C 15小时51分 B>D>A=C 【解析】 本题以地球公转示意图和夏至太阳光照图为载体,考查地球运动基本特征、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晨昏线的判断、昼夜长短、地方时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等,旨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和简单的计算能力。 (1)上学期期中考试一般于11月进行,处在秋分和冬至两个节气之间。图1中甲为春分、乙为夏至、丙为秋分、丁为冬至,故考试期间地球位于图1中的丙和丁之间。 (2)由图2可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日节气为夏至。而太阳直射经线为90°E,故太阳直射点坐标为(23.5°N,90°E)。此日半年过后,为冬至节气前后,即图1中的丁位置,接近地球公转轨道的近日点。 (3)结合地球自转方向判断,分界线ABC上的点将进入昼半球,故分界线ABC应为晨线。由上题分析,此日为夏至,北半球各地昼长大于夜长,故重庆在这一天的昼夜状况是昼长夜短。由图2可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 (4)结合上题分析,图2中B点为晨线与赤道交点,地方时为6时。由图可知,D点与B点经度相差45°,且D点位于B点东侧,故D点地方时比B点早3小时,D点地方时为9时。由图知,B点位于赤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B点与直射点纬度差为23.5°,故B点此日正午太阳高度角为66.5°。由图2可知,A、B、C、D四地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分别为43°,23.5°,90°,16.5°,故A、B、C、D四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分别为47°,66.5°,0°,73.5°;因此,A、B、C、D四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大到小的排序依次为D、B、A、C。 (5)由图2可知,E点与D点的纬度值相同,半球位置相反,故E点夜长正好等于D点昼长,E点夜长为15小时51分。在只考虑纬度因素的情况下,纬度值越大,自转线速度越小。读图2可知,A、B、C、D四地纬度值大小关系为B>D>A=C,因此A、B、C、D四地的线速度大小关系为B>D>A=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太阳系示意图(左图)”和“太阳大气层结构示意图(右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八颗行星中,C表示_______,H表示_______,小行星带位于_______星和_______星轨道之间(填名称)。

(2)从运动特征来看,八颗行星绕日公转具有_______性、近圆性和_______性。

(3)上左图不仅反映出地球具有安全的宇宙环境,而且还能反映出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一些自身有利条件。此图能反映出来的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自身条件是_______;理由是_______。除了此条件,地球适合生物生存的自身有利条件还有______________

(4)太阳活动能量高度集中释放的形式是_______,它发生在_______层(填名称)。呈暗黑斑点状的太阳活动类型是_______,它发生在_______层(填字母)。

(5)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为_______年,世界上许多地区气候的年际变化,与黑子的活动周期有一定关系,常诱发水旱灾害。此外,太阳活动还影响地面无线电_______通讯,也会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产生_______现象,两极地区也可能产生_______现象。

 

查看答案

下图为地震波波速的变化,分析其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构造。据此回答下题。

上图中的X处即为( )

A.莫霍界面 B.古登堡界面

C.岩石圈与软流层交界处 D.内核与外核交界

 

查看答案

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主要圈层,地壳表层以外的自然界划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完成下列各题。

1.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主要圈层划分依据是(   )

A.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 B.各圈层组成物质的不同

C.各圈层温度压力的变化 D.各圈层厚度密度的不同

2.使地表温度变化不至于过于剧烈的最重要原因是(   )

A.面积广阔的水圈 B.厚厚的大气圈

C.生机勃勃的生物圈 D.海陆分布较均匀

 

查看答案

    西藏是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省区之一,为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该地某学校(90°E)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自制了一台可调式太阳能热水器(如图甲),让太阳能热水器的吸热板每天都获得最多的太阳辐射量。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西藏地区太阳能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势高,空气稀薄 B.气温高,太阳辐射强

C.处于臭氧层低值区 D.高纬度地区,白昼时间长

2.乙图是该小组绘制的连续一年多的太阳能热水器与地面的夹角(α)变化图。图中反映6月22日夹角的点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下图中XOY为地轴,MN为赤道,EF、E′F′为回归线,ST、S′T′为极圈,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目前黄赤交角在图上是

A.∠NOF B.∠XOF C.∠FOT D.∠TON

2.按地球上“五带”的划分,图上ST与EF之间为

A.热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北寒带

3.假设黄赤交角变为25°,在地球上的“五带”中,与现在相比,范围将扩大的是

A.热带  南、北温带 B.南温带、北温带

C.热带  南、北寒带 D.南寒带、北寒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