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比例尺 1:1000000),回...

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比例尺 1:1000000),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状况,描述该区域的地形特点。

(2)冬季的某一天,一股势力强劲的北风经过该地,在M地感觉比乙地气温低许多,为什么?

 

(1)西部以山地丘陵为主,东部多平原;地势西高东低;海岸线北段较曲折,南段较平直。 (2)纬度高;距离海洋远(在陆地内部);海拔高;对冬季风阻挡小; 离城镇远;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形特征的描述以及气温的影响因素等相关知识。难度一般,需要加强对课本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对于常见设问的思考方向(如地形特征的描述、气温的影响因素等),要加以识记。 (1)该区域地形特点可从地形类型及其分布,地势高低及其起伏以及海岸线情况加以分析作答。结合图中等高线分布以及方向指示标可知,该区域西部以山地丘陵为主,东部以平原为主,结合河流的流向可知,该区域地势西高东低。海岸线方面,该区域北部海岸线较为曲折,南部海岸线较为平直。 (2)该题考查影响气温的因素,可从纬度、海陆位置、地形、人类活动等方面加以回答。M地纬度较乙地高,且M地海拔较高,所以气温较低;同时,M地距海洋较远,乙地距海洋较近,乙地受海洋影响更强;M地位于谷地,谷地走向与北风走向一致,受冷空气影响更强,乙地北部的山脉对冷空气有一定的削弱作用;乙地有城镇分布,受人类活动影响更强,气温较高,M地距离城镇远,气温较低。综上所述,M地气温较乙地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下图示意我国新疆某地区地形状况及风向频率,甲地有大片的绿洲,每年大风日数约 160 天左右,年平均风速达到 6.2 米/秒,是我国最早进行风能开发的区域。

(1)结合热力环流的原理,分析甲乙之间夏季盛行西北风的原因。

(2)从地形特征的角度,分析甲地多大风的主要原因。

(3)分析说明当地秋季晴朗夜晚多霜冻的原因。

 

查看答案

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下为我国西南山区的传统民居景观图和该民居穿堂风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

图示中石质地面在增强“穿堂风”中的主要作用是(    )

A.增加地面的平整度,便于通风 B.减少下渗,增强湿度

C.增加房屋前后温差 D.降低夜晚时庭院温度,便于纳凉

 

查看答案

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等高线图(单位:m),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所反映信息 (    )

A.河流的流向为从东北流向西南后再向南

B.陡崖相对高度在100m到200m之间

C.所有居民点都位于河谷,用水方便

D.丙丁两地居民可以相互直接看到

2.当地为发展旅游业,打算修建一条直达山顶(492m 处)的观光索道,最合适的选线是( )

A.从甲处到山顶 B.从乙处到山顶 C.从丙处到山顶 D.从丁处到山顶

 

查看答案

下图为西南某地区某日气温随空间位置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从时间分布看:T1、T2、T3 可能依次表示 8:00、10:00、12:00

B.从空间分布看:①②③可能依次表示城市、乡村、城市

C.从气流水平运动方向看:①地流向②地,②地流向③地

D.从气流垂直运动方向看:①③地气流上升,②地气流下降

2.关于图中所示三个时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T1 时刻:①与②气温差异最大

B.T1 时刻:②与③气压差异最大

C.T3 时刻:①与②、②与③之间热力环流更强盛

D.T2 时刻:气温为一天中的平均气温,凉爽宜人

 

查看答案

    南极冰盖表面的剧烈辐射冷却使得近地层空气密度增大,海拔较高处近地层空气密度比同一水平面上其他位置的空气密度大,并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加速向下运动,形成下降风,其风力大,破坏性强。

读南极大陆等高线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1.我国科考队员感受到下降风最为典型的是(   )

A.长城站 B.昆仑站 C.泰山站 D.中山站

2.仅考虑地形的影响,南极的四个科学考察站(   )

A.长城站海拔最低,气温日较差最大 B.泰山站坡度最缓,最容易开展考察

C.中山站海拔最低,气温年较差最大 D.昆仑站海拔最高,空气的密度最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