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地球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各题。 (1)此图以_____为中...

读“地球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各题。

(1)此图以_____为中心,日期为__________日前后。

(2)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

(3)图中晨线是_____,昏线是_____

(4)A、D、E三点的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____,有一发炮弹从D点射向乙点方向,炮弹将落在D乙所在经线的_____ (东或西)侧。

(5)E点的地方时为_____时,C点的地方时为_____时。

(6)甲相对乙的方向是_____

 

南极点 12 22 (23.5°S,90°W) A>D>E 东 12 18 东北(东偏北、南偏北) 【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光照图的判读。 (1)根据图中经度分布(由45°E向东移动45°为90°E)可知,该图的地球自转方向呈顺时针,所以该图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区域图。图示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昼,说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 (2)从上题可知,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昼,说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即23.5°S;图中E点所在经线为平分昼半球的经线,是太阳直射的经线,与90°E组成经线圈,所以其纬度为90°W,所以,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3.5°S,90°W)。 (3)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经过弧线AB时由夜半球进入到昼半球,所以弧线AB为晨线,经过弧线BC时,由昼半球进入到夜半球,弧线BC为昏线。 (4)读图可知,图中A点在赤道,D点在南回归线,E点在南极圈,由于地球自转线速度的特点是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所以图中A、D、E三点的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A>D>E。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左偏,所以炮弹从D点射向乙点方向,炮弹将落在D、乙所在经线的东侧。 (5)从(2)题可知,此时E点为太阳直射的经线,所以其地方时为12时。C点位昏线与赤道的交点,赤道上永远是昼夜平分,昏线上是日落,其日落时的地方时为18时。(或者,C点所在经线位于E点所在经线以东90°处,E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2时,经度每相差15°时间相差1小时,且地理位置越靠东边的地方,地方时的值越大,由此可知C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 (6)根据上述题目已知此光照图为南半球,乙比甲更靠近南极点,所以甲在乙的北方。地球自西向东转,即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为向东,取两点所在经线夹角小于180°,根据地球自转方向,甲在乙的东侧,所以甲在乙的东北方向。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C表示的天体名称是____,D表示的天体名称是____

(2)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共同特征具有____性、____性、____性。

(3)图中E字母所表示的行星,从结构特征来看属于____行星。

(4)图中虚线是____的运行轨道,该天体上一次回归地球是在1986年,则它下一次回归将在____年。

(5)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的宇宙环境是____

 

查看答案

    日前备受国际地质科学界关注的世界第二口白垩纪大陆科学钻井“松科2井”,2016年完成钻井深度5 922.58米,是研究白垩纪地球表层系统重大地质事件与温室气候变化项目的重要研究内容。

完成下面小题。

1.此科研井的最深处在什么层(  )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软流层

2.根据材料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各圈层之间没有联系

B.只有大气圈和岩石圈有联系

C.研究地球内部圈层只有通过地质钻探

D.地球圈层间存在相互联系

 

查看答案

    地球的四大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下图是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②③④对应地球的圈层依次是

A.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 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C. 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大气圈

D. 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2.下列关于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岩石圈就是地壳

B. 软流层属于岩石圈

C. 岩石圈由坚硬的岩石构成

D. 整个岩石圈都是生物的生存空间

 

查看答案

下图为全球板块分布的局部示意图,M、N两处板块边界类型的图示依次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①

 

查看答案

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完成下题。

喜马拉雅山脉是由

A.c和a挤压而成 B.b和d挤压而成

C.c和b挤压而成 D.a和b挤压而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