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伊犁河是亚洲中部的一条国际河流,全长1236km,流域面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伊犁河是亚洲中部的一条国际河流,全长1236km,流域面枳15.1万km2,是巴尔喀什湖的主要补给水源。雅马渡以上为上游,雅马渡至哈萨克斯坦的伊梨村(卡普恰盖)为中游,伊村至巴尔喀什湖为下游。在伊犁村以上,河道曲折,穿流在多沼泽与湖泊的宽河谷中。自伊型村以下,进入卡普恰盖峡谷,水流渏澈。伊犁河上游水资源最为丰富,干支流均有汛期,且千流汛期较长,蓬相对平稳,历史上未出现过大范围的严重洪涝灾害。下图示意伊犁河流域。

(1)说明伊犁河成为巴尔喀什湖主要补给水源的原因。并从整体性角度说明伊犁村(卡普恰盖)以下河段水流清澈的主要原因。

(2)分析伊犁河干流汛期长、流量平稳的原因。

(3)说明巴尔喀什湖对周边地理环境的影响

 

(1)伊犁河上游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大气降水较多;天山冰雪融水量大,河流上游来水量大:流域面积广,支流众多,江水量水大。(答对2点即可) 下河段水流清澈的主要原因:上游修建有多个水库,泥沙大量沉积库区;上游沼泽广布,对水流起到过滤作用,导致下游河段泥沙来源减少(答对2点即可) (2)流域内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春季自下游到中游,积雪依次融化,形成春汛:夏季,上游地区冰雪融化加上山地降水,形成夏汎:中上游河段多沼泽、湖泊调蓄作用显著。 (3)增加空气湿度,减小温差;保护区域生物多样性;减缓土地荒漠化进程。 【解析】 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以及图文材料信息的获取能力,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河湖的相互补给,水库湿地对河流水质的影响以及伊犁河水文特征成因分析,需要抓住图文中关键信息,结合基础知识分析答题。 (1)巴尔降什湖区域位于内陆地区,大气降水少。根据纬度,伊犁河上游位于西风带,是盛行西风的迎风坡,受高大山地的强烈抬升,多地形雨,降水较多。夏季天山冰雪融水量大,是尔喀什湖的主要补给水源。伊梨河流域面积广,河道蜓曲折,穿流在多沼泽与湖泊的宽河谷中支流众多,汇水量水大./结合图例,伊犁河上游水资源最为丰富,修建有多个水库,泥沙大量沉积库区上游沼泽广布,对水流起到过滤、净化作用,导致下游河段混沙来源减少。所以伊犁村以下河段水流清澈。 (2)伊梨河流域内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少,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春季随着气温回升,自下游到中游,积雪依次融化,形成春汛夏季,上游地区冰雪融化加上山地降水,形成夏汛。在伊犁村以上是中上游,河道蜿壢曲折,穿流在多沼泽与湖泊的宽河谷中沼泽、湖泊调蓄作用显著。所以干流汛期长、流量平稳 (3)结合湿地功能分析,巴尔喀什湖能够増加周边地区的空气湿度,减小温差。湿地生态系统有利于保护区域生物多样性,湿地提供水源,能够缓区域土地荒漢化进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开通8年有余的穿行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连接和田与喀什的喀和铁路给当地带出一条致富路。传统的铁轨铺设,隔一段距离的接头之间就要留有轨缝,以应对钢轨伸缩。但这会降低轨道结构强度,增加养护维修材料和劳力消耗。喀和铁路需经过长达250千米的戈壁、沙漠,修建者因地制宜的采用了无轨缝线路的铺设方式,还根据南疆的地理环境特点,以桥代路,建设了特大桥6座,大中小桥271座。下图示意喀和铁路及沿途城市。

(1)分析喀和铁路沿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修建的主要原因。

(2)推测在长达250千米的戈壁、沙漠地带采用无轨缝线路铺设方式的原因。

(3)喀和铁路桥梁多,在没有河流的地方也修筑桥梁,试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咖啡是世界主要饮品之一。世界某咖啡连锁企业的原料实行全球化采购,我国云南的小粒种咖啡也是其原料之一。小粒种咖啡树适宜生长在海拔800-1800m、年均温19-20℃、土壤排水良好等环境中。图7是某城区用地示意图,图8是云南某区域示意图。

1)该企业原料全球化采购提高了产品市场竞争力,分析其原因。

2)该企业拟将图7AB两处作为咖啡店的备选地,请分别说出AB处的两点区位优势。(要求:两处回答的区位优势不重复,每处回答超过两点的按前两点计分)

3)分析图8所示区域地形起伏、地势高低及变化对咖啡树生长的有利影响。

 

查看答案

    云雾林是热带雨林的一种,泛指海拔较高的山地生长的原始热带雨林,林木茂密,空气湿度大,寄生、附生植物发达,其已成为很多动植物的避难所和聚集地。下图示意热带云雾林区云雾成因。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低海拔热带雨林相比,云雾林

A. 植株密度较大

B. 林木相对矮小

C. 易被开发利用

D. 分布面积较广

2.热带云雾林有利于寄生、附生植物生长,是因为

A. 树木茂密,土层深厚

B. 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

C. 海拔较高,气温较低

D. 云雾缭绕,养分充足

3.推测云雾林成为很多动植物避难所的主要原因

A. 气候湿润,位置偏远

B. 人为进行开发保护

C. 地处山区,风力较弱

D. 自然环境独特单一

 

查看答案

    逐渐走向北极,就会发现树木愈来愈小,愈来愈稀,最后竟完全消失。这时,矮小的灌木、多年生禾草、地衣、苔藓则占据了优势(如下图),这是北极地区一种极端环境下的生物群落。据卫星图像显示,从俄罗斯西伯利亚到芬兰一带该生物群落已有局部变成了森林。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生物群落所属自然带为

A. 苔原带 B. 温带草原带

C. 冰原带 D. 亚寒带针叶林带

2.该生物群落的植物常具大型鲜艳的花并呈杯型,其适应环境的主要功能是

A. 收集大气降水 B. 获取更多光照

C. 抵抗冬季寒冷 D. 吸收地下水分

3.导致该生物群落局部变成森林的原因是

A. 人工播种 B. 降水减少 C. 气候变暖 D. 冻土增厚

 

查看答案

    西班牙东南部M地区(左图)是西班牙土地最贫瘠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当地政府加大科技投入,通过对土壤进行“三明治”式改良(右图)、建造大面积日光温室等措施发展农业,使其成为欧洲蔬菜和瓜果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有欧洲“菜篮子”之称。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与该地改良后的土壤结构相符合的是

A.表层为沙土,中间层为黏土,下层为有机肥

B.表层为黏土,中间层为有机肥,下层为沙土

C.表层为有机肥,中间层为黏土,下层为沙土

D.表层为沙土,中间层为有机肥,下层为黏土

2.每年夏季七八月份,当地农民用塑料薄膜将温室土壤全部覆盖,膜下灌水闷棚,撤膜后才开始种植蔬菜。这种做法的目的最可能是

A.对土壤进行消毒 B.提高土壤肥力

C.提高土壤含水量 D.提高土壤含氧量

3.关于M地农业生产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冬季日光温室可改善温度条件,抵御严寒霜冻

B.细颗粒黏土通气透水性好,利于作物根系发育

C.表层沙土可增大气温日较差,提高农作物品质

D.夏季日光温室可加强日照条件,提高生产潜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