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保护]
互花米草起源于美洲大西洋沿岸和墨西哥湾,适宜生活于潮间带,繁殖能力强,其繁殖体包括种子、根状茎与断落的植株。由于互花米草秸秆密集粗壮、地下根茎发达,能够促进泥沙的快速沉降和淤积,我国江苏省于1979年引入。互花米草从早期的人为扩散演变为现在的自然扩散,对江苏省的海滨湿地造成严重的危害。
分析互花米草自然扩散对江苏省海滨地带的不利影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从重庆市西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县城出发,一路宽阔平坦,30分钟到达毛坝移民新村的群贤居避暑山庄。村民介绍,当地政府因地制宜,结合毛坝乡环境特色,扶持移民新村的村民发展乡村旅游,让毛坝乡这个过去名不见经传的贫困村成为了今天的“避暑天堂”。老君农家乐老板姚昭军是毛坝乡的高山移民。以前,他家在距离这里15公里的深山里。由于交通不便,家里几乎没有经济来源,种地仅能维持基本生活。如今,在政府的补贴支持下,他开起了农家乐搞乡村旅游,一个夏季就能收入5万元。最让姚昭军高兴的是,一家9口人能够生活在一起。儿子、儿媳不用出去打工,儿子负责开车接送旅客,儿媳、妻子、父母等都在农家乐帮工。
——2016年1月28日《经济日报》
简述旅游业对促进减贫的作用及当地政府在旅游扶贫中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亚伯拉罕湖(52°N,116°W)位于加拿大中西部落基山脉中,群山环抱。湖区冬季气温低。湖水四季清澈,春夏季节湖中的水草茂盛,湖口有人工大坝。这座湖每年冬季都会出现一种奇观——湖面下聚集着大量的冰冻气泡,气泡被“锁”在冰层之中形成“冰泡”。此外大风扮演着最高效的“清道夫的角色”,使“冰泡”景观更加惊艳。每年冬季亚伯拉罕湖“冰泡”景观吸引了大量摄影爱好者前去观赏拍摄。左下图示意亚伯拉湖位置,右下图示意“冰泡”景观。
(1)分析亚伯拉罕湖区冬季气温低的原因。
(2)说明亚伯拉罕湖“冰泡”的形成过程。
(3)说明冬季亚伯拉罕湖“冰泡”景观易于观赏拍摄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水电占全球发电总量的164,其中超过70%来自拉丁美洲。近十几年来,亚马逊流域内各国涌现水电开发热潮。在亚马逊河的安第斯山脉支流上已经有48座装机量超过2兆瓦的水电站,未来的20年里还计划修建150座。在亚马逊平原地区,建水电站需要修建大型水坝,产生足够强力的落差,如乌阿图玛河的巴尔比那水电站和托坎廷斯河的图库鲁伊大型水电站。左下图示意亚马逊流域水电站分布,右下图示意亚马逊流域多年平均气候资料。
(1)分析亚马逊流域内各国涌现水电开发热潮的原因。
(2)简述亚马逊流域降水特征及其对发电量产生的影响。
(3)分析亚马逊流域水电开发对流域内自然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植被返青期、枯黄期和生长季是重要的植被物候现象。下图为青藏高原11个生态地理分区,研究表明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物候与海拔存在关联,且不同生态区的高寒草地物候也存在差异。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随海拔高度的增加,整个青藏高原高寒植被的
A.返青期推迟、枯黄期提前 B.返青期推迟、枯黄期推迟
C.返青期提前、枯黄期推迟 D.返青期提前、枯黄期提前
2.①、②、③、④四个生态地理区中,高寒草地返青期最迟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粮食生产集中度是指某时期某地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下表反映我国不同雨量带粮食生产集中度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90—2010年我国粮食生产重心的变化趋势是( )
A.由中温带移向暖温带
B.由半湿润区移向湿润区
C.由半干旱区移向半湿润区
D.由亚热带移向暖温带
2.造成我国粮食生产集中度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化 B.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C.农业技术进步 D.交通运输网络发展
3.我国粮食生产集中度的变化( )
A.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
B.更有利于水热资源的高效利用
C.减轻了交通运输的压力
D.增加了台风、洪涝的灾害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