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我国“两组同纬度地区等降水量线图”,回答问题。 (1)说明①图和②图所示地区降...

读我国“两组同纬度地区等降水量线图”,回答问题。

(1)说明①图和②图所示地区降水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①图和③图中的降水量线密集区,共同的影响因素是什么?说明其水汽来源及降水的形成过程

(3)②图和④图所示地区的降水共同的分布规律是什么?并说明原因。

 

(1)①图地区深处内陆、加上高大山地(地形)阻挡,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②图地区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受海洋湿润气流影响较大,降水多。 (2)地形 ①图密集区位于伊犁河谷,虽然远离海洋,但其向西(呈喇叭口形)敞开的地形,有利于接纳西风从大西洋带来的暖湿气流,受地形抬升,形成山地降水(地形雨)。③图密集区位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来自印度洋的水汽受地形抬升在迎风坡形成降水。 (3)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因为两地降水均受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影响,从沿海向内陆受夏季风的影响逐渐减小等。 【解析】 本题以等降水量线图为载体,考查了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地形对降水的影响、季风气候区降水分布特征,旨在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区域认知能力、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1)根据图中的经纬度信息判断,①图为我国西北内陆,由于远离海洋,加上地势较高,海洋水汽难以到该区域,降水少;②图为我国东北地区,靠近海洋,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大,降水多。 (2)根据①图的纬度判断,该区域处于北半球西风带。而①图中降水量线密集区位于伊犁河谷,该河谷谷口向西敞开,有利于来自大西洋的气流进入该河谷。气流进入河谷后,受地形抬升,形成山地降水。根据③图经纬度信息判断,图示区域位于青藏高原南部,而降水量线密集区正好位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来自印度洋的气流,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受地形抬升,形成山地降水。因此,①图和③图降水量线密集区的共同影响因素是地形。 (3)读②图和④图可知,两区域降水均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②图为我国东北地区,③图为我国江沪浙地区,两地降水主要是由东南季风带来的,而东南季风从太平洋上带来的水汽从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小,降水也逐渐减少。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我国东北地区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评价图示区域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

(2)简述乙丙所在平原的形成过程。

(3)某家具企业在甲地区建厂生产,将研发中心设立在沿海大城市,其考虑的主要因素分别是什么?

(4)与图中同纬度地区相比,说明丁地生物种类丰富的原因。

 

查看答案

读我国太阳能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30°N附近的C、B两地太阳能差别很大,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

(2)位于四川盆地中的成都市几乎没有居民安装太阳能热水器,说明原因。

(3)图中A地区太阳能较丰富,但是不属于太阳能可利用区,为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新疆的博斯腾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河水补给占入湖水总量的94. 8%,蒸发占出湖水总量的60.45%,但蒸发总量有上升的趋势。湖区矿化度逐年升高,富营养化趋势明显,可能向咸水湖演变。湖区内湖陆风现象较显著(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

材料二  博斯腾湖区域图和湖区湖陆风风速月变化图

(1)结合材料,分析博斯腾湖矿化度和富营养化程度提高的人为原因。

(2)找出湖陆风最弱的季节,并用湖陆风形成的原理解释最弱的原因。

(3)试分析对博斯腾湖进行围湖造陆后,湖陆风强弱的变化,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若甲河与地下水存在互补关系,则甲河流域

A.此时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B.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C.遍布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此时河水补给地下水

2.若甲河流域位于非洲,则该河口附近海域的洋流流向和性质分别是

A.向北流   寒流 B.向北流   暖流

C.向南流    寒流 D.向南流   暖流

 

查看答案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和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两个传统节日,吃元宵、赏花灯,以及吃粽子、赛龙舟分别是这两个节日的民间习俗。元宵和粽子都是以稻米为原料制成的节令食品。下图为我国双季稻主要适宜种植区分布图。

完成下面小题。

1.对图中N界线以内的区域而言

A.端午节前后进入梅雨季节

B.元宵节的日出时刻比端午节早

C.端午节时的昼长比广州长

D.元宵节的正午太阳高度比端午节大

2.据图可知

A.双季稻种植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南北饮食差异

B.M界线西段折向西南主要受海陆位置影响

C.双季稻种植区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D.对双季稻生长影响最大的自然因素是积温

3.N界线内种植双季稻的优势条件

A.夏季气温高 B.不受冬季风影响

C.地形地势封闭 D.冬季热量条件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