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为某城市2016年人口容量木桶效应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就图中...

下图为某城市2016年人口容量木桶效应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就图中而言,决定环境人口容量大小的因素是( 

A.文化教育 B.商业服务 C.土地资源 D.劳动就业

2.下列有关当地人口合理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均土地资源越丰富,人口合理容量越小

B.人均消费水平越高,人口合理容量越小

C.行政管理功能越完善,人口合理容量越小

D.医疗卫生水平越先进,人口合理容量越小

 

1.D 2.B 【解析】 试题考查环境人口容量 1.根据木桶原理,木桶容量取决于最短的木板,从图中可看出,劳动就业的板最短,因此决定环境人口容量大小的因素是劳动就业,D正确。 2.人均土地资源越丰富,人口合理容量越大;人均消费的水平越高,人口合理容量越小,B正确;行政管理功能完善和医疗卫生水平高,人口合理容量大。B正确。 因素 相关性 影响 资源 正相关 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资源越丰富,环境人口容量越大;资源越贫乏,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科技发 展水平 正相关 科技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科技水平越低,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 负相关 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小;消费水平越低,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对外开放程度 正相关 地区开放程度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反之越小 经济发达程度 正相关 经济越发达,环境人口容量越大,反之越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据报道,新疆6月到8月初需要大量采摘西红柿的季节工,8月底到11月初又需要大量采摘棉花的民工,新疆每年对季节工的需求在50万人左右。季节工中,河南人最多,每年有15万人到20万人前往新疆打短工,其次是甘肃和四川民工,但缺口仍很大,每当这几个季节来临前,新疆都要派不少人到全国各地招工。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材料中提到的民工流动(   )

A.属于国内人口迁移 B.属于人口流动

C.属于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D.属于由农村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2.影响材料中人口移动的主导因素是(   )

A.经济因素 B.自然环境因素

C.文化教育因素 D.政治因素

3.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影响有(   )

①使我国环境承载力明显变大          

②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发展

③部分农村出现“空巢老人”         

④加剧了西部地区环境的破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查看答案

2017年1月20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2016年最新人口增长情况。自2016年“全面二孩”以来,全年出生人口1786万人,比上年增多131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95%;死亡人口977万人,人口死亡率为0.70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86%,只比上年提高0.09个百分点。下表为2012-2016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统计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材料判断,目前中国人口增长模式为

A.原始型 B.传统型

C.传统型和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D.现代型

2.中国“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的主要背景是

A.人口的老龄化 B.性别比例失调

C.人口增长过快 D.人口的负增长

3.根据材料推测,未来五年我国

A.仍应积极推进养老产业发展 B.劳动年龄人口的抚养压力减轻

C.人口老龄化问题能得到解决 D.“用工荒”问题会得到缓解

 

查看答案

读我国M省与全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比较表(全国数据未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回答下面小题。

1.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全国同期相比差异最大的年份是(  )

A.1995年 B.2000年

C.2010年 D.2013年

2.由表可知该省(  )

A.人口增长速度较全国的快

B.存在严重的劳动力短缺现象

C.人口出现负增长

D.人口自然增长率逐渐下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温带半湿润地区的流动沙地,由于具有相对优越的水分条件,采取生物措施治理风沙是最佳途径。但某些风口地段的流动沙丘,植树种草难以成活,利用活体杨树枝条制作沙障(如图),可以成活为林,是一项机械固沙与生物固沙相统一的治沙工程。

结合这类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分析沙障成林后可以产生的生态效益。

 

查看答案

城郊型风景名胜区是指比邻城市,与城市关系密切的一类风景名胜区,是风景名胜区的一种重要类型。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城郊型风景名胜区出现交通拥堵不断升级,景区大面积瘫痪等严峻问题。

分析城郊型风景名胜区易出现拥堵的原因,提出解决城郊型风景名胜区旅游交通拥堵的可行措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