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下图为地理...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下图为地理模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若上图表示热力环流,则

A.甲处气温比乙处高 B.乙处气温比丁处低

C.丙处气压比丁处低 D.丙处气压比甲处高

2.若上图表示大气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则③表示

A.信风 B.季风 C.中纬西风 D.极低东风

3.若上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则

A.环节①塑造了地表形态 B.环节②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C.环节③表示地下径流 D.环节④表示水汽输送

 

1.A 2.A 3.B 【解析】 1.近地面受热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近地面受冷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且高低压在同一水平面而言;同一地区,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据此判断:甲处气温比乙处高,A正确。近地面的大气的直接热源,乙处气温比丁处高,B错误。丙处气压比丁处高,C错误。丙处气压比甲处低,D错误。故选A。 2.低纬环流圈,构成为信风带(③)、副热带高气压带(乙处盛行下沉气流、气压高)、赤道低气压带(甲处盛行上升气流,气压低)。③表示信风,A正确。季风不属于三圈环流,中纬西风属于中纬环流圈,极低东风属于高纬环流圈,BCD错误。故选A。 3.根据海陆间水循环模式判断,甲为海洋,乙为陆地;字母分别表示为水循环的环节为:①为水汽输送、②为降水、③为径流、④为海洋蒸发。环节③塑造了地表形态,环节②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因此B正确,ACD错误。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6年7月9日,台风“尼伯特”在福建泉州石狮沿海登陆。下图为“尼伯特”台风移动路径局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尼伯特”台风

A.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B.由西北向东南方向移动

C.引发台湾以东洋面发生海啸 D.生成于西北太平洋洋面

2.台风登陆泉州时,泉州

A.多连续性降水 B.气温上升,气压升高

C.多艳阳高照 D.气温降低,气压降低

 

查看答案

下图为世界局部地区某节气的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节气最可能是

A.立春(2月5日前后) B.立夏(5月6日前后)

C.立秋(8月8日前后) D.白露(9月8日前后)

2.该日,台湾的天气预报内容可能是

①受西南气流影响,各地午后会有雷阵雨            ②冷锋正在逼近,未来数日天气逐渐转冷

③各地早晚气温偏低,沿海平原慎防冻害            ④海峡偏北风较强劲,海面船只多加注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下图中表示H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小明暑假到山东某农村姥姥家度假,发现堂屋虽没有空调,但白天因有“穿堂风”而感觉凉爽。下图为房屋布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穿堂风”的形成过程类似于

A.热力环流形成 B.大气受热过程

C.温室效应 D.热胀冷缩

2.此时,“穿堂风”近地面的气流运动方向是

A.由西向东 B.由东向西

C.由北向南 D.由南向北

 

查看答案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对于“霜飞晚”起主要作用的是

A. B. C. D.

2.在大气的受热过程中,图中序号的正确顺序为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

 

查看答案

图1为澳大利亚某著名花岗岩景观图,图2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1中的岩石类型属于图2中的

A. B. C. D.

2.形成该景观的地质作用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