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20世纪70年代初,胜利油田建成投产,淄博市逐渐成为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20世纪...

    20世纪70年代初,胜利油田建成投产,淄博市逐渐成为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20世纪80年代,淄博市工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并逐渐建立了以冶金、采矿、建材、陶瓷、玻璃等为主的多个工业区。2003年后,全市工业明显形成一个呈“T”形的产业集聚带。下图为1980年淄博市工业布局图(左图)和2003年淄博市工业分布图(右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20世纪70年代,淄博市成为石油化工基地的主要优势是(  )

A.市场广阔 B.原料充足

C.资金雄厚 D.劳动力丰富

2.20世纪80年代初,淄博市工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产业结构升级 B.国家政策调整

C.市场竞争加剧 D.石油供应紧张

3.2003年,“T”形产业集聚带的形成,反映出    (  )

A.交通运输的影响增强

B.新老工业中心属于生产上的空间联系

C.市场对工业的影响减小

D.原有工业中心逐渐衰落

 

1.B 2.B 3.A 【解析】 1.该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20世纪70年代,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尚未出现完全的市场竞争;胜利油田建成投产,为淄博市发展成为石油化工基地提供了必要的原料条件;当时我国经济较为落后,资金相对匮乏;石油化工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不大。所以选B。 2.该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与70年代相比,80年代初的工业部门只是门类增多,没有出现换代升级;改革开放后,国有企业自主权扩大以及大量非公有制企业的繁荣发展,成为淄博市工业发展的动力,促使淄博市工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80年代初为改革开放初期,同类型的企业在全国数量不多,市场竞争不是很激烈;临近胜利油田,80年代仍为高产稳产期,石油供应充足。所以选B。 3.该题査工业布局变化的特点。产业带沿交通线布局,说明交通的影响力在增强,无法判断市场影响减小;T形带状分布的工业区内,新老工业中心从属于不同的类别,为非生产上的空间联系;通过对比两个时期的工业分布图可知,2003年,原有工业中心仍存在,且工业中心规模扩大,说明原有工业中心仍在发展。所以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新城市主义是20世纪90年代初针对北美城市化问题而形成的一种城市規划和发展理念。城市主义主张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中枢的步行化城区,即以公交站点为中心,以400-800米(5~10分钟步行距离)为半径,建立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高居住密度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区,以实现各个城市组团紧凑布局的协调发展模式。下图示意新城市主义理念下的步行代域区。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新城市主义理念下,步行化城区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重点解决城市

A.房价昂贵导致的住房紧张 B.基础设施的年久失修

C.人口集聚带来的就业困难 D.向郊区的无限度蔓延

2.步行化城区的规划设计适宜于

A.小城镇的远期人口规划 B.中等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

C.大城市的旧城改造项目 D.城市群的合理布局

3.步行化城区对外联系的交通方式,带来的有利影响是

A.密布商业网点,发展中心商务区 B.缓解交通拥堵,减少环境污染

C.满足城区居民的多种需求 D.尊重传统独特的建筑风格

 

查看答案

    在全球范围内,云层分布面积、纬度或高度的变化将影响全球的温度。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低空云能遮挡入射阳光(强于云层的温室效应);高空云能大量困住云层下的热量(强于云层的削弱作用)。研究发现,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云层多少没有明显变化,但高空云升高(云层厚度和成分无明显变化)、中纬度低层云向两极移动的趋势明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中纬度低层云向两极移动表明

A.极地东风减弱 B.中纬西风减弱

C.低纬信风减弱 D.副热带高压减弱

2.高空云升高较明显的季节及其气候效应是

A.夏季、变冷 B.夏季、变暖

C.冬季、变冷 D.冬季、变暖

3.中纬度低层云向两极移动将加剧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是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A.中低纬度增多,高纬度也增多

B.中低纬度减少,但高纬度增多

C.中低纬度增多量大于高纬度减少量

D.中低纬度增多量少于高纬度减少量

 

查看答案

    玛纳斯河山麓冲积扇是天山北麓规模最大的冲积扇,由南向北发育有多期冲积扇,不同时期形成的冲积扇之间有明显的阶梯状陡坎。玛纳斯河山前冲积扇地区第四纪活动断层发育。下图示意玛纳斯河山麓冲积扇的发展演变。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玛纳斯河山麓冲积扇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地势由南向北倾斜

B.组成物质从南到北总体由粗变细

C.耕地分布南多北少

D.扇体边缘可能有大量地下水溢出

2.从各期冲积扇的位置和形态变化推测,诱发该冲积扇发生F1至F4四期演变的地质作用最可能是 (  )

A.风力搬运、沉积作用

B.变质作用

C.冰川搬运、沉积作用

D.地壳运动

3.玛纳斯县境内的F2冲积扇耕地上的灌溉干渠水流方向大多由    (  )

A.东北流向西南

B.西南流向东北

C.东南流向西北

D.西北流向东南

 

查看答案

    流动的冰称为凌,冰在水面或水体中随水流动称为流凌。2017年1月20日,黄河晋陕峡谷出现大面积流凌现象,密度达到50%,一朵朵莲花般的冰凌顺着河面浩浩荡荡向下游流动,气势磅礴。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黄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河以冰川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B.该河下游常年断流,地下水补给河流水

C.该河流上游落差小,水力资源贫乏

D.该河段出现流凌现象,可能在下游堆积形成凌汛

2.对黄河凌汛主要发生的时间和河段,叙述正确的是

A.秋、冬季河水开始封冻时节 B.春、夏季河水开始解冻时节

C.上游青海省、下游山东省内 D.从高纬流向低纬的中游河段

 

查看答案

    物质在物态变化(相变)过程中,在温度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吸收或释放的能量称为潜热。当水汽在空中受冷而凝結(华)时,会把这都分热量释放出来,从而提高空气的温度;空气中的水汽如果在下垫面(地面、海表画等)上发生凝結(凝华)时,会把潜热释放出来,提高下垫面的温度,这种地表面和大气层之间通过水汽相变引起的热量交换方式称为潜热输送。“水寒效应”是指由于水汽蒸发而引起体感温度低于实际温度的现象;“风寒效应”是指因风所引起使体感温度较实际气温低的现象。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水寒效应”风寒效应”的理解,正确的是

A.“水寒效应”与“温室效应”一样,热量的传递方式都是潜热输送

B.“水寒效应”是通过潜热输送将热量释放到大气中,体温并不一定降低

C.“风寒效应”与“温室效应”一样,都是关注大气温度升高

D.“风寒效应”通过大气运动将身体周围热空气带走,体温并不一定降低

2.对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身体潮湿时散失体热速度是干燥时的25倍,是因为“风寒效应”在起作用

B.冲锋衣与羽绒服都能防寒,是因为克服了“水寒效应”

C.初到上海生活的东北人冬季会感觉更冷,是因为“水寒效应”

D.印尼坦博拉火山1816年大爆发致使当地这一年无夏天,是因为有“风寒效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