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62年至今,塞罕坝林场培育出112万亩人工林,成为“生态文明建设范例”,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下图为塞罕坝林场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塞罕坝林场
A.造林类型为常绿硬叶林
B.是我国最大的人工林区
C.春季森林防火等级最高
D.为东北林区开发提供了借鉴意义
2.塞罕坝林场的主要生态环境效益是
A.调节气候 B.防风固沙
C.美化环境 D.减少噪音
2019年7月1日上海市开始实施《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该条例将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4种(其中“湿垃圾”指易腐的生物质生活废弃物)。
1.此条例对垃圾的分类,有利于公众
A.明确分类方法 B.减少分类成本
C.减少分类工具 D.降低分类要求
2.最适合处理“湿垃圾”的方式是
A.焚烧 B.填埋
C.发电 D.堆肥
3.上海市垃圾进行分类回收的意义是
①改善城市环境
②抑制臭氧消耗
③提高资源利用率
④增加耕地面积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读我国某生态环境问题分布统计资料,完成下列小题。
1.该生态环境问题产生最主要原因是
A.气候干旱 B.冬冷夏热
C.水资源利用不当 D.过度樵采
2.该生态环境问题带来的主要危害
A.土地退化 B.旱涝频发
C.寒潮加剧 D.滑坡增多
3.为了治理该生态环境问题,可采取
A.大面积造林 B.开发新能源
C.加速城市化 D.引水灌溉
“3S”技术是区域地理环境研究的重要工具,也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帮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小题。
1.遥感技术可应用于
A.汽车定位 B.作物估产
C.人口统计 D.高度测量
2.李阳躺在宾馆床上通过“美团”购买了当地特色烤包子,并通过网络查询了烤包子的承运公司、快递员和包裹预计到达的时间,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 B.GPS
C.GIS D.数字地球
读我国文化区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文化区
A.可以划分次一级区域
B.是根据单一指标划分的
C.之间有明确的界线
D.内部特征完全一致
2.以下文化区与自然环境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A.青藏高原文化区——地表崎岖
B.新疆荒漠-绿洲文化区——气候干旱
C.云贵高原文化区——雪山连绵
D.华北平原文化区——伏旱多发
3.下面文化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A.内蒙古草原文化区——大牧场放牧业 B.东北黑土文化区——混合农业
C.华北平原文化区——商品谷物农业 D.江南水乡文化区——季风水田农业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9年3月29日,由北京大学、暨南大学、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大气臭氧污染控制专业委员会主办,以“中国大气臭氧污染防治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的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臭氧污染控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成都召开。成都对臭氧污染问题关注较早,采取了臭氧污染和PM2.5污染的协同治理等有针对性的措施,因此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尽管受到不利的地理和气象条件限制,其臭氧污染浓度仍逐年下降,仅2018年臭氧污染天数就减少了16天。
臭氧分为高空臭氧和近地面臭氧,高空臭氧有益,可吸收紫外线,是地球生物系统的“保护伞”,而近地面臭氧浓度过高,则对人体有害,臭氧污染就是指近地面臭氧浓度超标。臭氧污染并不是由污染源直接排放所致,而是污染源排放到空气中,由其中的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和一氧化碳等在空气中进行光化学反应所产生的,因此,城市臭氧污染是典型的二次污染。
(1)请依据臭氧污染的形成机制,分析影响成都臭氧污染控制的不利自然条件。
(2)分别从管理层面和个人层面提出减小臭氧污染及影响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