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近年来,安徽省确定了“东向发展,融入长三角”的方向性目标,通过“皖电东送”工程带...

    近年来,安徽省确定了“东向发展,融入长三角”的方向性目标,通过“皖电东送”工程带动两淮煤炭基地开发和皖北经济发展,并通过能源输送加强与长三角的合作。下图为泛长三角核心城市空间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皖电东送”工程建设后,利于安徽

A.减轻环境污染 B.促进钢铁工业发展

C.拉动第三产业产业发展 D.将资源优势转换成经济优势

2.安徽确定“东向发展,融入长三角”目标的主要原因是

A.与中部地区距离较远,水陆交通不便

B.与中部地区发展阶段不同,不利于区域产业协作

C.与长三角产业结构差异较大,利于区域产业协作

D.与长三角地区发展阶段相似,利于学习借鉴经验

3.安徽省落实“东向发展,融入长三角”战略,有利于

A.皖江城市带承接长三角高耗能产业转移

B.皖西革命老区打造特色农产品供应基地

C.合芜蚌对接苏浙沪,共建资源供应基地

D.皖南地区创建重化工业示范区

 

1.D 2.C 3.B 【解析】 1.由于坑口电站建设在淮南,该地区的环境问题将会加重,A选项错误;皖电东送是通过坑口电站的建设,将安徽淮南煤矿基地的煤炭资源转换成电力资源输出,提升煤炭产业发展,B选项错误;“皖电东送”工程主要拉动的是第二产业产业发展,C选项错误;将淮南当地的煤炭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有利于促进淮南地区经济的发展,D选项正确。 故选:D。 2.安徽“东向发展”指向确定的主要原因是与长三角产业结构差异较大,利于区域产业协作。 故选:C。 3.长江三角洲地区因为资源,能源短缺,故高能耗的产业少,不可能有高能耗的产业转移到皖江城市带,故A选项车位; 皖西革命老区打造特色农产品供应基地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距离长江三角洲发达地区近,交通便利,市场广阔,能融入”长三角”战略,故B选项正确;合芜蚌对接苏浙沪,但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资源短缺,故共建资源供应基地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故C选项错误;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故皖南地区创建重化工业示范区也不符合产业发展的规律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故D选项错误。 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中图甲英国泰晤士河河口区域示意图,图乙为伦敦气候资料统计图。泰晤士河河口水闸关闭时间夏季多于冬季。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泰晤士河水文特征是

A.夏季流量偏大 B.冬季流量偏大

C.结冰期长 D.流速快

2.水闸的主要功能是

A.拦水发电 B.发展旅游

C.防海水入侵 D.发展航运

3.和泰晤士河河口水闸主要功能相似的工程最可能出现在

A.新加坡 B.阿富汗 C.蒙古 D.老挝

 

查看答案

    下图阴影地区分布着我国和世界上罕见的特大煤田,被称“乌金三角”,包括内蒙古、陕西和山西三省部分区域。目前已成为我国优质动力煤生产和输出基地,但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乌金三角”地区能源基地建设的优势有

①煤炭储量丰富 

②煤炭开采条件好 

③水资源充足 

④广阔的消费市场 

⑤海陆交通便利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③⑤

2.“乌金三角”地区

A.露天采矿表土剥离易造成严重的石漠化

B.矿区道路铺设极易造成严重的水污染

C.重化工业体系导致“三废”污染严重

D.燃煤、炼焦等工业的发展极易造成生态退化

3.围绕能源开发,“乌金三角”地区最适合构建的产业链有

①煤—铁—钢 

②煤—焦—化 

③煤—气—液 

④煤—电—铝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

    从1962年至今,塞罕坝林场培育出112万亩人工林,成为“生态文明建设范例”,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下图为塞罕坝林场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塞罕坝林场

A.造林类型为常绿硬叶林

B.是我国最大的人工林区

C.春季森林防火等级最高

D.为东北林区开发提供了借鉴意义

2.塞罕坝林场的主要生态环境效益是

A.调节气候 B.防风固沙

C.美化环境 D.减少噪音

 

查看答案

    2019年7月1日上海市开始实施《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该条例将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4种(其中“湿垃圾”指易腐的生物质生活废弃物)。

1.此条例对垃圾的分类,有利于公众

A.明确分类方法 B.减少分类成本

C.减少分类工具 D.降低分类要求

2.最适合处理“湿垃圾”的方式是

A.焚烧 B.填埋

C.发电 D.堆肥

3.上海市垃圾进行分类回收的意义是

①改善城市环境 

②抑制臭氧消耗 

③提高资源利用率 

④增加耕地面积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查看答案

读我国某生态环境问题分布统计资料,完成下列小题。

1.该生态环境问题产生最主要原因是

A.气候干旱 B.冬冷夏热

C.水资源利用不当 D.过度樵采

2.该生态环境问题带来的主要危害

A.土地退化 B.旱涝频发

C.寒潮加剧 D.滑坡增多

3.为了治理该生态环境问题,可采取

A.大面积造林 B.开发新能源

C.加速城市化 D.引水灌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