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道沟流域位于陕西省神木县以西14千米,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北依长城,当地主风向为西北风,次主风向为东南风,东风最弱。坡顶侵蚀速率西北坡大于东坡。下图示意西北坡和东坡采样点分布以及沿样线的坡面地形,采样点1-4、17 -19和32为耕地。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六道沟流域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
A.气候年内变化轻微,多旱少洪
B.降水年际变化小且年内集中
C.地形破碎,风沙地貌、流水侵蚀地貌交错
D.荒漠植被为主,退化比较严重
2.六道沟流域坡顶西北坡和东坡侵蚀差异的主要成因有
①东坡的水蚀较小 ②西北坡植被较差 ③东坡具有风积作用 ④西北坡风蚀作用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东坡中上部颗粒最粗的采样点最可能是
A.19、20 B.21、24 C.22、23 D.28、29
中国大运河于201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水利工程。大运河开凿于公元前486年,流经八省市,沟通五大水系,包括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和浙东运河三部分。历史上,大运河对沿线省市发展具有积极地推动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运河沿线城市建成区不断扩张。下图a示意1984-2016年不同省市运河沿线城市建成区平均扩张面积,下图b示意20世纪80年代末至2010年间杭州建成区空间扩展。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84-2016年运河沿线城市建成区扩张速度的区域差异是
A.中部、北部快,南部慢 B.中部、南部快,北部慢
C.南部、北部慢,中部快 D.南部、北部快,中部慢
2.与运河沿线北方城市“摊大饼”式空间扩张发展相比较,杭州城市建成区形态
A.受经济发展水平限制,破碎状扩展 B.受地形影响,单核心饼状扩展
C.受水系密度影响,多中心离散扩展 D.受卫星城镇发展影响,放射状扩展
3.为发挥运河的积极作用,运河沿线城市今后应着力发展的产业是
A.水产养殖 B.文化旅游 C.花卉种植 D.商业物流
下图示意我国中部平原地区某村庄的土地利用情况。该村将不同位置的农用地按人口进行均分,图中①②③④分别示意某农户分到的地块。该村主要种植粮食作物和蔬菜。与粮食作物相比,蔬菜种植的劳动投入较多。随着农民进城落户,该村农用地逐步向种田专业户集中。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农户分到的地块中,最便于种植蔬菜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该农户不购置大型农用机械种植农作物,主要原因是该农户的地块
A. 形状规整 B. 地形差异小
C. 分散细碎 D. 距离村庄近
3.农用地向种田专业户集中后,该村
A. 农产品商品率提高 B. 农用地面积减少
C. 农产品种类多样化 D. 农产品质量下降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东北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耕地面积广大,人均耕地面积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二倍左右,玉米、小麦等大量种植。建三江位于东北平原中的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垦荒,日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大量生产和销售优质大米。下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
(1)东北平原农业地域类型为 ,发展农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
(2)分析建三江发展农业有利的自然条件。
(3)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
读海河流域和田纳西河流域图,回答问题。
海河流域地处我国心脏地区,流域面积31.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5亿,是中国重要的粮棉产地。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煤、石油、铁的蕴藏量在中国均占有较大比重。历史上流域内旱涝灾害多发,水资源缺乏。美国田纳西河流域是国际上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的成功典范,其经验被很多流域学习和借鉴。
(1)两流域开发的自然地理背景相似之处有哪些?
(2)从地形条件分析,海河流域与田纳西河流域在开发与治理中的措施有何不同之处。
(3)海河流域是否可效仿田纳西河流域成为重化工业基地,为什么?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磴口县北部地处在桌子山和狼山风口上,风力资源十分丰富,据测量,年平均风速达4.5米/秒,年≥3米/秒的时间达6800小时以上,大于等于6m/s风速的时间每年有2200—2500小时以上,是我国除东南沿海外,全国内陆仅有的几个风能丰富区之一。磴口县积极抢抓国家大力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和东中部产业梯度转移等机遇,大力发展风电。
材料二 弃风限电,是指在风力发展初期,风机处于正常情况下,由于当地电网接纳能力不足、风电场建设工期不匹配和风电不稳定等自身特点导致的部分风电场风机暂停发电的现象。弃风限电主要集中在内蒙古西部、甘肃、新疆等西北地区。
材料三 下图为磴口线位置示意图。
(1)分析磴口县风力资源丰富的原因。
(2)分析磴口成为我国风电基地的社会经济条件。
(3)分析我国弃风限电集中在西北地区的原因。
(4)为减轻西北地区弃风限电现象,应采取哪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