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在某跨国集团的交流群里,几个分公司的员工分别发来这样的信息: ①今天可真冷,天一...

    在某跨国集团的交流群里,几个分公司的员工分别发来这样的信息:

①今天可真冷,天一直都是漆黑的,分不清是上午还是下午

②天啊,今天可真热!站在太阳底下连个影子都没有

③确实有点冷,不过比你那要好些,看到了太阳,但晚上的北极星也冻得瑟瑟发抖

④哈哈!虽然入夏有点晚,但是夹杂着夏天味道的海风还是来了,这温度挺舒服的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四个员工所在地由北向南的排列顺序是()

A.①③④② B.③①④② C.①③②④ D.③④②①

2.该日可能是()

A.3月22日 B.6月22日 C.9月22日 D.12月22日

 

1.C 2.D 【解析】 1.根据“确实有点冷,不过比你那要好些,看到了太阳,但晚上的北极星也冻得瑟瑟发抖”可知③地能看到北极星,说明③地位于北半球;③冷,①天气也冷,说明①③都位于北半球;①地更冷,且“天一直都是漆黑的”表明①纬度比③更高,且①地出现了极夜,也就是①地更靠北。“站在太阳底下连个影子都没有”说明②地有太阳直射现象,应该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地区。“虽然入夏有点晚,但是夹杂着夏天味道的海风还是来了,这温度挺舒服的”说明④地进入夏季,表明与此时寒冷的①③不在同一半球,即④位于南半球,且比②气温低,即纬度更高,也就是更靠南。综上,可知四个员工所在地由北向南的排列顺序是①③②④。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 2.根据上题分析,已知该日位于北半球的①地出现了极夜现象。3月22日和9月22日为春分和秋分日前后,此时全球昼夜平分,不存在极昼或者极夜现象,所以AC错误。 6月22日为夏至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区域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及其以南才会出现极夜现象,与已知不符,故C错误。12月22日为冬至日前后,此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区域出现极夜现象,与已知相符,故D正确。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中国年太阳辐射总量丰富区与贫乏区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年太阳辐射总量丰富区的形成原因是()

A.年均温高 B.地势高 C.降水丰富 D.距海远

2.图中年太阳辐射总量贫乏区的形成原因是()

A.多阴雨天 B.多晴天 C.多平原 D.多高原

 

查看答案

天文学家于2017年2月发现有7颗类似地球的行星围绕红矮星Trappist-1公转。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材料推测红矮星Trappist-1是()

A.恒星 B.矮行星 C.卫星 D.行星

2.下列行星围绕Trappist-1公转一周所需时间最长的可能是()

A.a B.c C.e D.g

 

查看答案

分析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此图是热力环流侧视图,那么A、B比较,_______处温度较低,________处易成云致雨。(填字母)

(2)若此图是城郊环流侧视图,则A处为________(填“城市”或“郊区”),近地面的风向是_________(填“城市到郊区”或“郊区到城市”)。

(3)若此图表示白天的海陆风,则A处为________(填“陆地”或“海洋”),导致海陆之间气温差异原因_______

(4)若此图为三圈环流中的南半球的高纬环流侧视图。则A处为气压带名称是___________,③的风带名称是_________

(5)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图中Ⅰ、Ⅱ、Ⅲ三条虚线中,高空等压面画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图,回答以下问题:

(1)甲箭头代表______作用。岩石裸露地表后受外力作用,形成________(填字母)类岩石。

(2)①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_______光波段。大量火山喷发物可能会导致_______(填数码)增加,从而使全球气温降低;也可能会导致_______(填数码)增加,从而使全球气温升高。

(3)仅从地质构造角度考虑,若要打隧道,应选在______处,因为_____

(4)乙处形成山地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查看答案

读某地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气压图(单位:hPa),完成下面小题。

1.如图为“某地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气压图”,若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构成热力环流,则流动方向为(  )

A.P→O→M→N→P B.M→N→P→O→M

C.O→P→M→N→O D.N→M→O→P→N

2.若M表示陆地上高空的某一点,N表示海洋上高空的某一点,则此图表示的时间为(    )

A.全天 B.白天 C.夜晚 D.冬季

3.下列四幅等压线图中,P点所在位置风力最大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