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

    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表示枯雪年平均气温日变化的曲线是

A. B. C. D.

2.该地寒冷期

A.最低气温高于-16℃ B.气温日变化受积雪状况差异影响不大

C.膜内温度日变化大于气温日变化 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

3.该地寒冷期,图示平均温度最高值②曲线高于①曲线的主要原因是

A.受双层覆膜影响 B.受气温日变化规律影响

C.受降雪丰枯影响 D.受所在区域位置影响

 

1.C 2.B 3.C 【解析】 1.双层覆膜是为了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所以具有保温作用。①②温度较③④高,所以①②为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曲线图,排除A、B。雪反射率高,对太阳辐射反射作用强,所以地面辐射相对较弱。因此枯雪年平均气温应比丰雪年的平均气温高,则③表示枯雪年平均气温日变化,④表示丰雪年平均气温日变化。故选C。 2.双层覆膜是为了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所以具有保温作用。①②温度较③④高,所以①②为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曲线图,③④为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曲线。由图可知,③④两曲线上下差异小,因此气温日变化受积雪状况差异影响不大,B正确。材料给的是平均气温,不是最低气温,A错误;膜内温度日变化(①②曲线)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从图中可以看出,在膜内温度日变化曲线中,②与气温日变化一致,但是①曲线温度日变化变幅较小,与气温日变化不一致。A、C、D错误。故选B。 3.双层覆膜是为了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所以具有保温作用。①②温度较③④高,所以①②为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曲线图。结合材料可知,二曲线气温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受降雪丰、枯的影响,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线的分布,该区域铁路修建的年代较早,近些年几乎废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铁路选线主要受

A.资源分布影响 B.聚落分布影响 C.地形地势影响 D.天气气候影响

2.该区域修建铁路主要运输的对象及运输的方向为

A.货运,原木,向图示中心区域运入 B.客运,由图示中心区域运出

C.货运,原木,由图示中心区域运出 D.客运,向图示中心区域运入

3.近些年来,该区域铁路几乎废弃,从区域可持续发展出发,未来通过维修、维护,可以利用该铁路

A.服务附近村民出行 B.发展森林旅游 C.运输矿产资源 D.联接区外铁路网

 

查看答案

    历史上,阿巴拉契亚山脉的阻隔使美国东部沿海与内陆之间缺乏可靠的交通运输方式。除“驮道”,即驮运货物的马队所经之路外,大宗商品则需经密西西比河顺流南下直抵新奥尔良市,然后经海路绕过佛罗里达半岛转运至东部沿海地区。1825年伊利运河的修通让东海岸到中西部的运输变得更快,而且耗费降到了十分之一,因此,许多以前只在东海岸才有的商品,可以被运送到曾经很荒凉的中西部。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历史上,美国中西部地区运往东部地区的大宗商品主要是

A.粮食和矿石 B.木材和食盐

C.服装鞋帽 D.海鲜鱼类

2.伊利运河的修通对区域发展的意义不包括

A.改变了东海岸各港口的经济腹地 B.缩小了美国南北方发展差异

C.促进了东部与中西部文化交流 D.改善了纽约市饮用水条件

 

查看答案

    下图示意我国中部平原地区某村庄的土地利用情况。该村将不同位置的农用地按人口进行均分,图中①②③④分别示意某农户分到的地块。该村主要种植粮食作物和蔬菜。与粮食作物相比,蔬菜种植的劳动投入较多。随着农民进城落户,该村农用地逐步向种田专业户集中。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农户分到的地块中,最便于种植蔬菜的是

A. B. C. D.

2.图中①②③④分别示意某农户分到的地块,该村将不同位置的农用地按人口进行均分配时不考虑

A.距离村落的远近 B.道路通达情况 C.水源分布 D.土地的面积

3.农用地向种田专业户集中后,该村

A.农产品质量大幅提高 B.农用地面积减少

C.农产品种类多样化 D.农产品商品率提高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加拿大湿地面积居世界首位,约有1.27亿公顷,有人建议把该国的沼泽大规模的开发成农田,但遭到了强烈的反对。

材料二:水产品是加拿大出口的主要农产品,又以纽芬兰岛渔业生产最具代表性。

(1)试分析加拿大沼泽广布的原因。

(2)纽芬兰岛为什么成为了世界主要的渔场?

(3)有人建议把该国的沼泽大规模的开发成农田,但遭到了强烈的反对,请说明反对的理由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建于20世纪中叶的卡拉库姆运河,位于土库曼斯坦南部,全长1400千米,沿线建有一系列大型蓄水库和通航闸。运河沿岸有着大片良田和草原,居住着数百万人。后数十年中,这一调水工程取得了巨大效益,曾被称为“世界上的一个奇迹”。但是,由于长期远距离引水,大规模开垦和不合理灌溉,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带来了据称是“世界上最严重的生态灾难”。

材料二:该区域盛产优质棉花。

    

(1)概括该地区种植棉花的优势自然条件。

(2)试分析运河长期引水带来的生态灾难。

(3)依托运河,对当地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