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专家认为,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等原因,预计2100年全球平均增温4 ℃~5 ℃,这...

专家认为,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等原因,预计2100年全球平均增温4 ℃~5 ℃,这对全球环境将产生重大影响。对全球变暖的环境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 北半球热带地区降水减少;海平面上升

B. 灾害性天气频繁,中国自然带北移

C. 洋流发生变化;大部分动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性改变

D. 北欧影响最大;北半球亚热带地区降水增多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气候变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只要掌握全球变暖对各热量带的不同影响即可正确作答,难度一般。 平均气温升高,北半球热带地区气温上升增强,降水增加,不是降水减少;海平面上升,A错。灾害性天气频繁,温度升高,中国自然带北移B对。洋流发生变化,大部分动物栖息地会有改变 ,但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C错。北半球亚热带地区因副热带高压增强,可能降水减少,干旱加重,D错。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土壤植被覆盖率与土壤侵蚀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土壤植被覆盖率与土壤侵蚀的相互关系是

A.正相关 B.负相关

C.不相关 D.有时正相关,有时负相关

2.影响土壤侵蚀程度的因素不包括

A.地形 B.降水

C.风力 D.洋流

 

查看答案

    湿地是自然界中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和“鸟类的乐园”,保护湿地十分必要。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有(  )

A.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减轻污染 B.吸烟滞尘、防风固沙

C.吸纳一切来自自然和人为的污染物 D.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

2.湿地的正确发展方向,应是(  )

①通过湿地改造,发展谷物种植业 ②利用湿地自然条件,建立蔬菜、瓜果基地 

③利用湿地水域,合理发展水产业 ④利用湿地风貌和动植物资源,发展旅游业

A.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读我国西南地区某地石漠化面积与森林覆盖率、生物多样性、环境承载力统计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曲线①②③分别表示

A.石漠化面积 环境承载力 生物多样性

B.生物多样性 环境承载力 石漠化面积

C.环境承载力 石漠化面积 生物多样性

D.石漠化面积 生物多样性 环境承载力

2.据图可知,该地区石漠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崎岖 B.降水丰富

C.喀斯特地貌广布 D.人类不合理的活动

 

查看答案

    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统计表明,湖北省20世纪50年代共有湖泊1 052个,有“千湖之省”的美誉,而目前只剩下83个。昔日“八百里洞庭湖”水面缩小四成,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第二。西部一批烟波浩渺的大湖相继消亡,湖泊逐渐向盐湖、干盐湖方向发展。有关专家说,湖泊环境的日益恶化,已造成水灾频发,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性因素。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使“八百里洞庭”退居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的主要原因是(  )

①围湖造田     ②泥沙淤积     ③蒸发和下渗    ④引水灌溉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②

2.湖泊环境恶化后,造成水灾频发的原因是(  )

A.湖泊水对河水的补给量减少 B.湖泊的调蓄功能降低

C.水土流失加剧 D.水资源减少

3.西部地区盐湖、干盐湖逐年增多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气候恶化,年降水量减少 B.高山冰雪融水量不足

C.引水灌溉,蒸发、下渗量增大、入湖径流锐减 D.围湖造田

 

查看答案

2013年10月,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评选出全球15条旅游最美的河流,漓江成为中国唯一入选的河流。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1.唐代诗人韩愈写诗赞美漓江两岸的风光“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诗中

A.“苍苍森八桂”描写出该地区的茂密热带季雨林景观特点

B.“兹地在湘南”描写出漓江的地理位置在福建省湘江以南

C.“江作青罗带”描写出漓江蜿蜒曲折、水清沙少的水流特点

D.“山如碧玉簪”描写出两岸山地是地壳抬升形成的块状山

2.关于漓江景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漓江是自然旅游资源,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及经济价值很高

B.漓江因天气不同呈现不同景色,属于气象气候类旅游资源

C.漓江景区的游览应登高远眺,选择特定位置和适当距离观赏

D.漓江景区旅游资源属于人文景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