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49年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图。
材料二 我国1982—2010年流动人口数量统计图。
(1)据材料一,指出1949年以来我国人口迁移方向的特点。
(2)结合材料二,描述我国流动人口的特点。
(3)试分析目前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对流出地区带来的影响。
鬼城是指因资源枯竭而被废弃的城市,属于地理学名词。在我国,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出现了城区人口与建成区面积比值(鬼城指数)低于0.5的新城、新区,这些新城、新区居住人口少,也被形象地称为“鬼城”。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关于原来鬼城(地理学名词)形成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A.产业结构过于单一 B.片面追求经济发展
C.城市环境污染加剧 D.严重依赖资源开发
2.鬼城指数越低,反映了
A.逆城市化现象更加明显 B.虚假城市化越明显
C.城市土地扩张相对过快 D.城市人口规模越大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开始向郊区移动,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城,并将城市文化和产业等带到郊区,在郊区构建了许多超级市场、高级住宅、大型停车场,且在老城区和新城区或卫星城之间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和地铁等交通运输,整个都市区人口出现负增长。这种现象被称为城市的“空心”现象。读“部分国家城市化及其经济发展情况统计图”(图甲)和“部分国家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百分比统计图”(图乙)。
完成下面小题。
1.乙图中反映甲图中英国城市化进程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材料中叙述的现象,正确的说法是
A.是社会生产力退化的表现
B.是人类文明的倒退
C.是城市化发展的继续
D.是大量非农业人口转化为农业人口造成的
从宝安、龙岗两区27万农民完成从“村里人”到“城里人”的转换开始,深圳就成为了全国第一个没有农村的城市。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
A.城市人口数量 B.城市的用地规模
C.城市人口比重 D.工业产值在GDP中的比重
2.宝安、龙岗两区城市化发展的基础是
A.农业现代化 B.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C.劳动密集型工业的发展 D.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篁岭是位于江西婺源的古村落。该村落坐落在海拔500米的山崖上,当地居民自祖辈起就在屋顶上用竹匾(一种器具)晾晒作物。每当日上山头,老式民居与晒架上的丰收成果就会组成一幅古村秋画,这就是闻名遐迹的“篁岭晒秋”。
据此完成下面各题。
1.形成“篁岭晒秋”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当地( )
A.光照充足 B.地形崎岖
C.河网密布 D.动植物资源丰富
2.每年春季,婺源漫山遍野花团锦簇,美不胜收。此时到这里旅游,游客最需要准备的物品是( )
A.防寒衣物 B.防晒物品
C.防雨物品 D.薄衣短衫
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建筑物也各有差异。传统民居是乡村聚落中最具特色的景观。
下图分别是陕西窑洞、福建土楼、四合院、云南竹楼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传统民居可以反映乡村聚落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福建土楼主要受地形条件影响 B.陕西窑洞主要受科技水平影响
C.四合院主要受交通条件影响 D.云南竹楼主要受气候条件影响
2.从风水学上说,我国的建筑物都要求“坐北朝南”(大门、庭院布局在建筑物的南边),关于这一说法从地理角度理解正确的是
A.南面河流湖泊密布 B.朝南阳光足、气温高
C.南面地形平坦开阔 D.朝南土壤肥沃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