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左图所示,此时为北半球_____________节...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左图所示,此时为北半球_____________节气,此时太阳直射点坐标是______________

(2)左图中A、C、D、E四地角速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此时A点昼长为________时,C地处于五带中的_____________

(3)左图中E点的日出时间为_________时,此日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__

(4)左图所示节气对应右图中地球公转所在的位置是___________(填数字)。运城市2020年1月中旬举行期末考试期,地球所在位置是右图中之间_________(填数字)。

(5)右图中地球公转从④到①期间,运城市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

(6)读“不同地点昼长随北半球季节变化统计曲线图”(下图),能反映B地昼长年变化特征的是图_______

A.    B.    C.    D.

 

夏至 (23°26′N,0°) 相等 24 北温带 6 0° ① ③~④ 昼渐长,夜渐短 C 【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地球运动的基础知识,难度一般。 (1)左图中,极昼范围扩展到北极圈,应为北半球夏至日。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纬度为23°26′N;图中0°经线将昼半球平分,为直射点所在经线。因此此时太阳直射点坐标是(23°26′N,0°)。 (2)除极点外,全球角速度相等,四点均不在极点,因此角速度相等。读图可知,A点出现极昼,因此昼长为24小时。C地位于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属北温带。 (3)左图中E点位于赤道,昼夜等长,因此日出时间为6时,B点位于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因此正午太阳高度为0°。 (4)左图中,极昼范围扩展到北极圈,应为北半球夏至日;在右图中,根据地轴的倾斜方向可判定①代表北半球夏至日,③代表北半球冬至日,结合地球公转方向可知,④为春分日。冬至日的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春分日的日期为3月21日前后,因此1月中旬地球所在位置是右图中的③~④之间。 (5)由上一小题可知,④为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①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因此右图中地球公转从④到①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运城市昼渐长,夜渐短。 (6)读图可知,B地位于南极圈。北半球冬至日,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昼长24小时;北半球夏至日,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昼长0小时。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某日甲、乙、丙、丁四个地点的昼长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四个地点中,纬度数值相同的地点是(    )

A.甲、乙 B.丙、丁

C.甲、丁 D.乙、丁

2.图中丁地的日落时刻是(    )

A.6时 B.15时

C.18时 D.21时

 

查看答案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地球圈层依次是(  )

A.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B.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C.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大气圈 D.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水圈

2.乙圈层的主要特点是(  )

A.连续而不规则 B.主要由岩石组成 C.无固定空间位置 D.主要由气体组成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C层为沙质沉积物,B、F、G层为沉积岩,A、D为不同时期的岩浆岩,E为变质岩。有关图中岩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岩石可能是玄武岩,由岩浆侵入、冷却凝固形成

B. B岩石可能是石灰岩,由流水侵蚀、搬运作用形成

C. D岩石可能是花岗岩,由岩浆喷出、冷却凝固形成

D. E岩石可能是大理岩,由石灰岩变质形成

 

查看答案

读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相互关系示意图。完成下题。

下列过程或地貌主要由a作用带来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流水地貌是由流水塑造而形成的地表形态。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在下图所示河流的②处,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  )

A.搬运 B.堆积 C.侵蚀 D.风化

2.如果在图示的①、②、③、④四处进行码头选址,比较合适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