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图中B、C两地形区的名称。 (2)比较...

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图中BC两地形区的名称。

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区域的气候差异。

3)甲图中的A河段和乙图中所示河段都是洪涝多发之地,试分析导致两区域洪涝多发的的共同原因和不同原因。

4)简述治理上述河段洪涝灾害分别应采取的措施。 

 

(1) B为黄土高原 C为太行山 (2)甲图所示区域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降水集中,冬季寒冷干燥; 乙图所示区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3)共同点: 甲、乙两区域都属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且地势低平,多洼地,不利于排水。 不同点: 甲图中A河(扇形水系)的五条支流几乎相汇于一处,且各支流同时进入汛期,而且出海口单一,给A河段巨大的洪水压力; 乙图中的河流上游来水量大河道弯曲(多曲流),水流不畅,不利于洪水下泄,极易溢出河道成灾。 (4)甲图区域应在各支流上游修建水库);同时开挖入海新河,减少洪水对干流的压力。 乙图区域应对河道裁弯取直,加强巩固堤防,疏通河道 【解析】 考查洪涝灾害的成因及其防治措施。 (1)根据图中经纬线和等高线判断:B处位于黄土高原,C处位于太行山脉。 (2) 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区域的气候差异可以从气候类型与特点进行分析。甲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乙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3)A河为华北地区的海河,B河为长江的荆江河段。两区域洪涝多发的共同原因是都属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地势低平,多洼地,不利于排水。不同原因为:海河下游入海口少。荆江河段弯曲。 (4)洪涝灾害的防治:海河应该开挖新的入海河流,并修建水库,夏季蓄水;荆江应修筑堤坝和裁弯取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甲城市名称是     。该城市所在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分别是         

(2)经过甲城市的铁路干线是          。并说明影响图1中铁路走向的主要自然因素。

(3)简答图1地区的地势特征。

(4)图1中乙为     河,在图1中用圆圈标出该河可能发生凌汛的河段。

(5)近年来,由于乙河入海泥沙减少,形成的三角洲增长速度明显减缓。请简要分析乙河入海泥沙减少的原因。

(6)结合以上两图简要叙述图一所示地区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7)结合图二,分别简述该地区1~9月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遭遇了哪些自然灾害,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甲地区、丙地区共同面临的突出的生态问题是     两地区相比,该问题在丙地区造成的损失更大,请分析其主要原因。

(2)图1中乙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障碍是      ,丙地区国土整治面临的主要课题是      (选择填空),其改良措施是什么?

A.低湿地的治理   B.荒漠化的防治   C.酸性土壤(红壤)的改良   D.盐碱地的治理

(3)图2中①②两种农业发展模式,分别适合于图1中的甲、乙、丙哪个地区?  

①模式适合      地区;②模式适合      地区。

(4)按世界农业生产地域分类,图2中①②这两种农业均属      农业。

(5)丁地农业生产最大限制性条件是什么?应该怎样应对?

 

查看答案

北方是冷,冷的是皮南方是冷,冷的是骨,影响这种体验差异最可能的因素是

A.气温 B.气压 C.湿度 D.阳光

 

查看答案

图为山东全省耕地按地区划分的分布情况以及各类耕地质量状况,读图完成下题。

1.据图可知

A.鲁西南地区25°以上坡耕地面积小于鲁中地区

B.灌溉设施多的地区,25°以上坡耕地比重也大

C.鲁西南地区的耕地面积略大于鲁东地区

D.鲁西北耕地以有灌溉设施的耕地为主

2.鲁东地区无灌溉设施的耕地比重大,主要影响因素有

A.耕地的坡度 B.机械化程度

C.河流数量 D.降水条件

 

查看答案

一个地方的降水量和蒸发力(假设水分供应不受限制时,某地可能达到的最大蒸发量)的差值,称为水分盈亏量。左图示意中国某地区多年平均水分盈亏量的空间分布,右图示意左图中甲、乙、丙三地水分盈亏量的月份分配。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右图中①、②、③三条曲线表示的地点依次是

A.甲、乙、丙 B.丙、乙、甲 C.乙、丙、甲 D.丙、甲、乙

2.导致该区域东南部地区等值线较密集的最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大气环流 D.地形地势

3.关于甲、乙、丙三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年太阳辐射最强 B.乙地最适合种植水稻

C.丙地位于半湿润地区 D.6月份灌溉需水最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