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云南省已经成为我国最大出口型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其产品因类型丰富而远销新加坡及我...

云南省已经成为我国最大出口型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其产品因类型丰富而远销新加坡及我国港、澳、台等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云南省蔬菜品种丰富,是得益于自然条件的(  )

A.气温较高 B.地形起伏大 C.降水较丰沛 D.土壤较肥沃

2.每年春节前新加坡超市蔬菜三分之一来自于云南,剩下的来自于泰国和越南,与云南相比,泰国和越南抢占新加坡市场的优势是(  )

A.劳动力廉价 B.热量充足 C.运输成本低 D.品种众多

 

1.B 2.C 【解析】 1.云南省蔬菜品种丰富,主要是指可以生产多个温度带的蔬菜,一个季节可以生产多个季节的蔬菜。气温较高,可以生产喜温蔬菜,可以生产夏季蔬菜,不能说明蔬菜品种丰富,排除A。云南省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向第二级阶梯过渡地带,地形起伏大,垂直分异明显,不同海拔高度可以生产不同温度带的蔬菜和不同季节的蔬菜,因此蔬菜品种丰富,B符合题意。降水较丰沛和土壤较肥沃会影响蔬菜的产量,与蔬菜的品种丰富关系不大,排除C、D。故选B。 2.每年春节前新加坡超市蔬菜三分之一来自于云南,剩下的来自于泰国和越南。云南、泰国和越南三地经济发展水平相似,因此劳动力价格差异不大,因此劳动力不是泰国和越南抢占新加坡市场的优势,排除A。云南、泰国和越南三地都有大面积热带地区,与云南相比,泰国和越南热量条件优势不明显,排除B。与云南相比,泰国和越南离新加坡更近,交通更加便利,因此运输成本低是泰国、越南抢占新加坡市场的主要优势,C符合题意。与云南相比,泰国和越南自然条件更加单一,蔬菜品种不具有优势,排除D。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我国某地区1978—2012年农业产值结构变化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长江三角洲 D.内蒙古高原

2.该地农业结构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变暖 B.城市化快速发展

C.粮食政策调整 D.灌溉技术的发展

 

查看答案

噪声污染是城市环境污染之一。下图为某城市局部地区上午10时等噪声值线(单位:分贝)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噪声污染主要来自        (  )

A.交通运输和工业生产

B.森林公园和娱乐场所

C.网吧和体育场

D.学校和锯木场

2.M、N两处噪声值向外迅速减小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

A.盛行风的影响

B.绿化带的作用

C.河流的影响

D.声波传播中的自然减弱

 

查看答案

    纳木错(左图)位于藏北高原,每年12月至次年4月湖面封冻,冰面厚达2m。7月,某科考队前往纳木错考察湖泊水温的垂直变化。图2示意科考队员绘制的某观测点7月水温垂直变化。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右图中7月水温从表层到水深15 m处变化小的原因主要是

A.光照强烈且水质好 B.蒸发消耗表层热量

C.地表径流汇人量大 D.表层受风力影响小

2.推断纳木错水温垂直变化最小的时段是

A.1月中旬 B.3月中旬

C.5月中旬 D.7月中旬

 

查看答案

    英国工程师利用挡潮闸将海水引入内陆,帮助科威特在沙漠的盐沼上建造一座新的城市——海城,同时科学家也帮助培育适宜在该地沿岸地区种植的红树种子。下图示意海城位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海城将海水引入内陆的主要目的是    (  )

A.塑造滨海景观,调节城市气候

B.完善海运条件,营造避风港口

C.利于海水淡化,增加城市供水

D.提高地下水位,避免地面沉降

2.适宜在该地种植的红树种子具有的显著特性是    (  )

A.喜光热耐干旱

B.耐盐碱性更强

C.根系发达,抗风性强

D.耐贫瘠土壤,生长快

3.海城未来面临的主要威胁来自    (  )

A.干旱气候 B.强沙尘暴

C.石油污染 D.全球变暖

 

查看答案

    甲图中PQ为晨昏线,乙图是甲图中的对应河段及其附近的等潜水位线图,丙图中的年径流量曲线图是从乙图中A、E两处测得的,A、E之间有湖泊。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甲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北半球,PQ为昏线

B.位于南半球,PQ为晨线

C.PQ间的实际距离约为20Km

D.图中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小

2.关于河流EF段、CD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A.EF段流向为由北向南,CD段河水补给潜水

B.EF段流向为由北向南,CD段河水潜水补给河水

C.EF段流向为由南向北,CD段河水潜水补给河水

D.EF段流向为由南向北,CD段河水补给潜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