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为我国“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数码与下列地理...

下图为我国“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数码与下列地理事项组合正确的是

a.产业与技术扩散  

b.资源、劳动力、农副产品和初级产品   

c.工业终端产品与高技术产品

A. ①c  ②a  ③b B. ①a  ②c  ③b

C. ①a  ②b  ③c D. ①b  ②a  ③c

2.下列案例不属于“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的是

A. 京津城际高速铁路的开通 B. 北京首钢搬迁至河北曹妃甸

C. 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 D. 区域内人口向中心城市迁移

 

1.B 2.C 【解析】 1.北京作为知识型城市,提供产业与技术扩散;天津是制造业城市,提供工业终端产品与高技术产品;河北资源、劳动力丰富,是重要的农业基地,可提供资源、劳动力、农副产品和初级产品;所以①a ②c ③b组合正确。选B正确。 2.京津冀区域一体化是在京津冀区域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经济联系;京津城际高速铁路的开通,利于加强京津联系与互通,A正确;北京首钢搬迁至河北曹妃甸,利于优化京津冀区域的产业结构,合理分工与合作,B正确;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的发展,促进区域内人口向中心城市迁移,D正确;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是京津冀地区与外界的联系,与一体化关联不大,C错。选C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区域合作与开发已取得很大成绩,尤其是在一些经济基础较好、开发较早的沿海、沿江地区,区域内经济体之间的联系和合作日趋紧密,出现了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北京、天津、大连、沈阳为中心的环渤海经济圈。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乙地区在经济建设中出现的主要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国有大中型企业缺乏活力 B.能源、水源不足

C.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不好 D.产业结构转型困难

2.2006年11月,央视气预报多次报道的“灰霾”天气多出现在( )

A. B.甲和乙 C. D.乙和丙

3.甲地区产业结构正在发生明显改变,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

A.廉价劳动力 B.科技水平

C.交通和信息 D.资源和政策

 

查看答案

    陕西榆林市是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经济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榆林市成为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的优势条件有(  )

①煤、气、盐资源丰富

②水陆交通便利 

③市场广阔 

④科技力量雄厚

⑤国家政策支持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⑤ D. ②④⑤

2.榆林市发展重化工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可能有(  )

①改变地表形态,减缓水土流失 ②加剧大气污染,雾霾天气增多

③增加能源输出,消除贫困现象 ④完善基础设施,促进城市发展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下图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值增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根据图中信息,以经济的增长速度为标准,将珠江三角洲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  )

A.1980~1985年为第一阶段,1985~2000年为第二阶段,2000年以后为第三阶段

B.1980~1990年为第一阶段,1990~2000年为第二阶段,2000年以后为第三阶段

C.1980~1995年为第一阶段,1995~2000年为第二阶段,2000年以后为第三阶段

D.1985~1990年为第一阶段,1990~2000年为第二阶段,2000年以后为第三阶段

2.关于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第一阶段,叙述正确的是(  )

A.经济发展缓慢是因为这一阶段以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导产业,外商投资额增长较慢

B.处于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外商投资规模小,工业生产总值的提高缓慢

C.这一阶段我国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加之劳动力资源丰富,所以机会较多,增长也较快

D.政策和侨乡优势使外资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所以工业总产值的增长也很迅速

3.在经济发展的第二阶段中,下列属于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出现的问题的是(  )

A.产业升级面临困难,劳动力资源严重紧缺

B.城市建设相对落后,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滞后,城市规模结构还算合理,相互之间分工合作密切

C.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三废”排放量大

D.产业结构调整,重工业和高技术工业不发达

 

查看答案

以出口加工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区是( )

A.沪宁杭地区 B.辽中南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 D.京津唐地区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面对工业化不断发展、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现状,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是(  )

①加大科技投入,将粮食用地全部转变为蔬菜、花卉、乳畜用地;  ②治理环境污染,发展绿色生态农业;   ③大量施用化肥和低残留农药,提高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   ④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延长产业链,实现农产品的精加工和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甲图中S市由制造业中心向国际金融、贸易中心的发展,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其带动作用表现在(  )

①产业结构调整,使某些制造业向周边地区转移,促进了周边地区工业化; ②周边地区的工业化,带来周边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提高; ③贸易的发展,对周边地区影响不大; ④交通线路向周边延伸,阻碍了城乡交流,拉大城乡差距; ⑤周边地区的工业发展,促进了农业用地向非农业用地的转化;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①④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