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地球公转速度变化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

读地球公转速度变化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甲—乙段南京比北京昼长

B.地球运行速度为A时,地中海沿岸气候炎热干燥

C.由图可推断北极点极昼天数比南极点极昼天数短

D.地球运行速度为A时,澳大利亚农民正收割小麦

2.若纵坐标为公转角速度,则曲线的平均值约为

A.1°/日 B.15°/日 C.30千米/日 D.30°/日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元月初到9月初,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慢

B.元月初到7月初,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C.冬至日地球公转速度比1月初公转速度慢

D.夏至日到冬至日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1.B 2.A 3.C 【解析】 1.读图可知A点位地球的公转速度最慢时,此时为年的7月初,此时越向北白昼的时间是越长的,可知从甲—乙段南京比北京昼短,A错误。地球运行速度为A时,即位当地球处于远日点时,即为每年的7月初,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可知7月初时,地中海沿岸的正处于炎热干燥的时期,B正确。由图可推断北极点极昼天数比南极点极昼天数长,C错误。由AB的解析可知当地球运行速度为A时,即为远日点,此时为每年的7月初,此时正值澳大利亚的冬季,此时并非为澳大利亚的小麦收获季节,D错误。故选B项。 2.若纵坐标为公转角速度,地球公转一周为360°,360°/365,可知约为1°/日,可知A正确,BCD错误。故选A项。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从元月初到9月初,地球公转速度是先慢,然后再快的,A错误。从 元月初到7月初,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慢的,B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月初地球的公转速度是最快的,因此可知冬至日地球公转速度比1月初公转速度慢,C正确。夏至日到冬至日地球公转速度是先慢,后快的,D错误。故选C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下图太阳光照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面小题。

1.该图所表示的日期是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2.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A.23.5°N,90°E B.23.5°S,90°E

C.23.5°S,90°W D.23.5°N,90°W

3.A、B、C、D、E点中自转线速度说法正确的是

A.A=B=C B.D〉C〉E C.A〉D〉E D.B〉E〉D

4.此刻A、B、C、D、E 各点地方时说法正确的是

A.A和C点都是18点 B.B点和E点时刻相差12小时

C.E点比A点早9小时 D.D点比A点晚3小时

5.此日A、B、C、D、E 各点昼夜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昼长12小时 B.B点夜长24小时

C.C点0时日落 D.D点昼长大于E点

6.从甲到乙最短距离的行进方向是

A.自东向西 B.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C.自西向东 D.先向西南再向西北

 

查看答案

读黄赤交角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①②③④说法正确的是

A.角①的度数是66.5° B.角②的度数是23.5°

C.平面③的名称是黄道面 D.平面④的名称是地球公转轨道面

2.当地球上极昼地区范围介于66.5°N—90°N之间时,太阳直射点可能位于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3.当太阳直射点由B移至A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减小

B.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

C.南极地区极夜现象范围缩小

D.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

4.若角①为20°,则

A.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缩短 B.寒带范围扩大

C.西安昼夜长短变化加大 D.温带范围缩小

 

查看答案

下图标注南半球某河流两岸各地中,在自然状态下侵蚀更显著的是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

 

查看答案

下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水流流向的是(图中空心箭头表示水流初始运动方向,虚线箭头表示水流实际运动方向)

A. B. C. D.

 

查看答案

4月6日中午运动会结束后,我校李一同学从餐厅前往宿舍途中手表显示12:0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刻,西安的地方时是

A.12:00 B.11:12 C.12:12 D.12:48

2.李一抬头看太阳在空中的位置,太阳位于天空

A.正北 B.正南 C.东南 D.西北

3.此时4月6日在全球所占的比例最接近

A.1/2 B.2/3 C.3/4 D.4/5

4.这一天,西安

A.昼夜等长 B.日出于东南

C.地方时6:00前日出 D.正午太阳高度比4月5日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