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从秦岭第二高峰鳌山(海拔3475米)沿山脊徒步至第一高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

    从秦岭第二高峰鳌山(海拔3475米)沿山脊徒步至第一高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的户外徒步线路——鳌太线,以山水形胜而出名。但其积雪多、难度大、危险性高,对户外爱好者提出挑战,尤其以一段称为“石海”的路段最难,基本上是在碎石上攀爬。如图示意“石海”景观与秦岭太白山北坡植被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安全角度考虑,一年中最适合在鳌太线上徒步旅行的时期是

A.1、2月 B.4、5月 C.7、8月 D.10、11月

2.推测“石海”出现的位置在

A.落叶阔叶林之下 B.落叶阔叶林与针阔混交林之间

C.针阔混交林与高山灌丛草甸之间 D.高山灌丛草甸之上

3.与“石海”形成过程关系最密切的因素是

A.气温的日变化 B.气温的季节变化

C.降水的日变化 D.降水的季节变化

 

1.C 2.D 3.A 【解析】 1.由材料可知,鳌太线旅游的最大威胁是来自于积雪,从安全性角度考虑,夏季气温高,积雪较薄,有利于徒步旅行,C正确。其他季节积雪厚度大,且山顶气温低,气候寒冷,容易冻伤等,ABD错误。故选C。 2.石海出现在穿越鳌太线过程中,其海拔高度在3475-3767米之间,对照太白山北坡植被垂直分布图,石海应当位于高山灌丛草甸之上,D正确。故选D。 3.石海存在裂隙,在水分反复冻融情况下,岩石破裂成很多小块,或者因温度变化,组成岩石的矿物不均一,热涨冷缩,造成岩石破裂。在这种情况下就会产生大量大小不等的棱角状岩块及岩屑,在地形平缓的条件下,大多岩屑在原地残留下来,形成碎石覆盖地面,这就是石海。所以石海的形成与气温的日变化有关,A正确。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兰州大学陈全功教授,对中国某重要地理分界线(过渡带) 给出了定量、定位分析,最窄处约26.42公里,最宽处约195.41公里,将“线”还原成“带”。读“该分界线西段、中段、东段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线最有可能是我国

A.人口分界线 B.水田集中区与旱地集中区分布区的分界线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D.外流区与内流区分界线

2.将中国南北分界由“线”还原成“带”,主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技术(RS) B.全球定位系统(GPS) C.地理信息系统(GIS)              D.计算机网络技术(CNT)

 

查看答案

下图是北美地区的某河流水文站1990年和2012年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和含沙量的变化曲线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近二十年来,有关该地区自然地理要素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年降水量增加 B.河流流量增加

C.森林覆盖率上升 D.河流含沙量增加

2.导致该地区河流水文特征发生变化的因素可能是(  )

①耕地面积增加②水库面积增加③经济林面积增加④灌溉面积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

2016年11月,由中国出发的首支贸易试点车队抵达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并将货物装船发往海外,标志着“一带一路”建设示范和先行项目的中巴经济走廊正式贯通。读图,完成下题。

中巴经济走廊两端自然地理环境的共同特征是

A.气候温暖 B.地形平坦 C.降水稀少 D.土壤肥沃

 

查看答案

尼罗河与刚果河是非洲两条主要河流,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两水系的支流密度差异很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气温和热量条件 B.降水丰富程度

C.纬度因素 D.地形、地势

2.尼罗河和刚果河的主要补给水源分别是(    )

A.雨水、雨水 B.地下水、季节性积雪融水

C.雨水、冰雪融水 D.冰雪融水、雨水

3.对两河流下游水文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河流水量大小相当

B.两河流水量季节变化明显,均以7、8月为汛期

C.刚果河无结冰期,而尼罗河下游常有凌汛现象

D.尼罗河下游水流平稳,而刚果河下游水力资源丰富

 

查看答案

读50°N(左图)和180°(右图)部分区域某月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盛行西北季风 B.乙地附近的河流川流不息

C.甲地白昼长黑夜短 D.乙地附近的农田风吹麦香

2.乙地和丙地的大气活动中心是

A.都是顺时针辐合 B.均以上升气流为主

C.都是逆时针辐散 D.形成原因有所不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