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城市化正进入“半城市化时期”,起码要用 2...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城市化正进入“半城市化时期”,起码要用 20 年时间才能解决。这是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发展报告 2010:促进人的发展的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发布会和研讨会上提出的。“半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过程中的一种不完整状态,其表现为,农民已经离开乡村到城市就业与生活,但他们在劳动报酬、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许多方面并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材料二 下表为 2010 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地区构成情况和 2010 年我国流动人口城乡结构表。

材料三 下图为根据 2009 年对重点地区流动人口的监测结果绘制的“流动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图”。

(1)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我国目前人口流动的主要特点。

(2)人口的大量流动给流出区和流入区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说出对流入地区带来的积极影响。

(3)你认为解决“半城市化”问题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1)流动人口以农村人口为主;主要流向东南沿海地区;流动人口以青壮年为主。 (2)提供大量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速度,提高城市化水平等。 (3)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完善法律法规和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加强城市外来流动人口的管理,逐步消除对外来流动人口的歧视和不公正待遇;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就地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盲目流动。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目前人口流动的主要特点、人口迁入对流入地区带来的积极影响及解决“半城市化”问题的主要措施等知识点。 (1)从材料二和材料三中可得出我国目前人口流动的主要特点:①从流入省区可知,主要流向东南沿海地区;②从流动的城乡人口比例可知,流动人口以农村人口为主;③从材料三可知,流动人口以青壮年为主。 (2)人口流动给流入区带来的积极影响: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城市化速度,提高城市化水平等。 (3)注意对“半城市化”概念的理解,针对存在的具体问题采取相应措施。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完善法律法规和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加强城市外来流动人口的管理,逐步消除对外来流动人口的歧视和不公正待遇;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就地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盲目流动。另外还要注意:有序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实行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城市用地的“人地挂钩”、财政支出的“人财挂钩”;以城市群为城市化的主题形态,突出地区特色的和多样化的产业与就业结构;强化公平分配的城市公共服务;创新城市化管理和城市治理模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图和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西宁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青海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数据。

(1)分析西宁市环境人口容量高于青海省其他城市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概括青海省2000~2010年的人口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查看答案

2为某个组团式城市布局图,各城区分散布局。完成下题。

1.该城市的布局模式有利于

A. 缩短居民出行距离 B.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C. 加强各区之间的联系 D. 节省基础设施投资

2.该城市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和化工园区,应分别安排在

A. ①处和 B. ①处和 C. ②处和 D. ②处和

 

查看答案

下图是我省某中等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E工业区与F工业区相比,显著的区位优势是(    )

A. 交通的通达度高 B. 冬季无污染

C. 地价低廉 D. 工人素质高

2.随着城市发展,Y住宅区较X住宅区更有利于居民的居住和生活,理由是(    )

①依山傍水,风景优美          ②远离铁路,噪音污染轻

③交通便利,方便职工上下班    ④远离工业区,环境清洁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读某城市的昼夜人口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卧城是指大城市周围承担居住职能的卫星城。该市卧城位于该区的

A.东部 B.东南部 C.北部 D.西南部

2.对图中四处功能区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处为高新产业区 B.②处为休闲娱乐区

C.③处为中心商务区 D.④处为商住混合区

 

查看答案

若下图所示的城市功能区分布合理。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高级住宅区适宜布局在城市的

A.M处 B.N处 C.O处 D.P处

2.沿图中EOF线所作地租水平曲线正确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