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装是中国的传统服饰,面料主要使用真丝、织锦缎等,大都是手工精心缝制,具有强烈的民族气息和传统色彩。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仅从面料来看,盛行唐装较广的地区最可能是
A.西双版纳 B.山东半岛 C.成都平原 D.青藏高原
2.为了进一步提高唐装的市场竞争力,其生产企业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A.以机器代替手工 B.扩大生产规模
C.提高劳动力工资 D.加强品牌宣传
下图示意恒河下游某江心洲地形状况。一年中该江心洲面积变化巨大,当地农户在江心洲上种植农作物的面积受此变化影响。据此回答下题。
1.一年中江心洲面积变化巨大,主要是因为()
A.泥沙淤积速度
B.岩层垂直运动
C.海水潮汐作用
D.河流水位变化
2.当地农民在江心洲上播种作物面积最大的时期应是()
A.3月〜7月
B.6月〜10月
C.8月〜12月
D.11月〜次年3月
3.下列驱使当地农民去开发利用江心洲的动力中,最大的是()
①江海联运便捷
②土地租金廉价
③闲置劳动力多
④生产技术先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世界最长最深的铁路隧道——圣哥达隧道位于中、南欧交通要道上的圣哥达隧道,全长57.1千米,工期历时17年。与圣哥达半山腰间的盘山公路相比,开通的新隧道将会改变山区居民与货物的交通运输方式。读“瑞士交通局部图(图a)和圣哥达隧道剖面图(图b)”,完成下列各题。
1.圣哥达隧道工期历时17年是由于当地
A.科学技术落后 B.社会经济不发达 C.地质条件复杂 D.气象灾害频发
2.随着圣哥达隧道的开通,将会首先影响爱斯特尔德的
①城市等级
②流动人口数量
③城市形态
④服务范围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3.与盘山公路相比,圣哥达隧道的开通会
A.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B.对货物的载重限制较大
C.加强东、西欧的经济联系 D.增加了公路等交通压力
下图为我国传统民居邮票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传统民居的结构和取材,可以判断
A. 甲地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 B. 乙地地震活动频繁,荒漠广布
C. 丙地农业发达,作物一年三熟 D. 丁地高寒缺氧,牲畜皮毛厚实
2.以不同的标准分组,上述四个传统民居所在地均可以分成不同“小组”。按下列标准,分属同一组的是
A. 干湿状况—甲丙 B. 农业类型—乙丁
C. 热量带—乙丙 D. 河流流域—甲乙
下图为巴基斯坦区域示意图和天然气管线景观图及横截面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巴基斯坦天然气管线采用滑轨设计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水文 D.地质
2.波斯湾至新德里天然气输送有①、②两条线路,较之②管线,①管线的主要优点是
A.线路短,运量大 B.受地形、地质干扰小
C.便于国家管理 D.连续性更强
纳米比亚沙漠濒临大西洋,沿岸海雾浓重。在海岸附近的浅滩上,栖息着数以万计披着火红羽毛的火烈鸟,使该地区显得生机盎然。纳米比亚沙漠腹地的辛巴族仍然保存着较原始的生活方式,终年不洗澡,也从不穿上衣,代之以用混合着黄油和香料的红土涂抹在身上、头发上,被人们称为“红泥人”。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沿岸海雾浓重、多而不散,其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
①热带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
②海洋水汽较多
③沿岸暖流增湿明显
④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该地适合火烈鸟集聚的根本原因是 ( )
A.该地气候温和,适宜火烈鸟越冬
B.丰富的营养物质使鱼类大量繁殖,火烈鸟食物充足
C.地形平坦开阔,为火烈鸟提供广阔的栖息地
D.该地人类活动少,对火烈鸟影响小
3.从适应环境角度,辛巴族人将红土涂抹在身体上的原因不包括
A.该地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红泥可抵御烈日暴晒
B.该地多晴天,昼夜温差大,红泥可以封闭毛孔能抵御夜晚低温
C.该地植被少,红泥颜色与环境相近,能起到隐蔽作用,抵御野兽袭击
D.该地气温高,多蚊虫滋生,红泥防止蚊虫叮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