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城市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下图为某地城市...

城市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下图为某地城市水循环示意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水循环过程的主要动力是

A.水的三相变化 B.太阳辐射能、地球重力能

C.日、月对地球的引力 D.动能

2.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以及影响符合实际的是

A.a 增多,易出现城市内涝 B.b 加强,地面凹陷减少

C.c 增多,地下水位下降 D.d 增强,周边空气湿度减小

3.关于水循环地理意义的正确叙述是

A.使水呈三态变化 B.使陆地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造成海平面上升 D.使陆地水资源不断更新

 

1.B 2.B 3.D 【解析】 1.要理解海陆间循环得以完成的几个环节的能量来源:①蒸发和水汽输送环节,其能量是来自太阳辐射能;②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环节,其能量主要是来自重力能。故选B。 2.城镇建设中,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可以增加城市水的下渗,增加城市的地下水量,减少城市地表径流带来的水资源流失。图中的a是地表径流,其流速因下渗作用增强而减慢,可缓解城市内涝;b下渗加强,可减少地下漏斗区的出现,地面凹陷减少;c表示地下径流,因下渗作用增强,地下径流也会增多,地下水位上升;“可呼吸地面”使d水汽蒸发增加,周边空气湿度也会增加。故选B。 3.水循环促进了陆地水资源得到不断的更新和补充;塑造了各种流水作用的地貌形态;促使了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迁移和转化,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某网上模拟联合国亚欧非考察活动路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①(中国无锡)④(西班牙马德里)两地气候和自然带方面的差异。

(2)③→④→⑤气候变化带来自然带的相应变化,体现了自然环境的      特征,自然带的这种变化反映了       的地域分异规律。

 

查看答案

读“亚洲东岸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数字表示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____

(2)甲处地形为________,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假设在该地区修建一条南北向的地下隧道,如果只从地质构造的角度考虑,应选择________(选填甲或乙)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地东西两侧谷地发育的河流流域面积相当,但东侧河流水量较小,是因为东侧谷地为________构造,地表水容易_________,所以不易储水。

 

查看答案

读“洋流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海区位于______(南或北)半球。

(2)a、b、c、d等4支洋流中,寒流是__________,其对沿岸气候有________的作用。

(3)下列不是由于盛行西风吹拂形成的洋流为_____

A.日本暖流               B.西风漂流

C.北大西洋暖流          D.北太平洋暖流

(4)图中“☆”表示渔场,若该图所示海区在太平洋,则该渔场为_______渔场,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交汇。

 

查看答案

读“亚洲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左图中甲-乙处形成的天气系统为_____锋,该系统过境时的天气为_________

(2)此时,左图中D处和C处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_____处,判断依据是________

(3)左图中C处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_,其气候特征类似于右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______图。由左图可知,此时北半球为______(7月或1月)份,C处盛行______风,此时的气候特征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生物既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又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创造者。( )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