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北京市某中学高二年级学生进行了测量正午太阳高度的实践活动。下表为学生观测数据,左...

北京市某中学高二年级学生进行了测量正午太阳高度的实践活动。下表为学生观测数据,左图为二分二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读表归纳该校在测量时间段内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简述原因。

(2)说出左图中A位置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请你用///在答题卡图中画出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

(3)9月23日这天,老师希望正午的时候车不被晒到,请你用///在答题卡图中画出理想车位的范围(不考虑教学楼宽度影响),并说明理由。

 

(1)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 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2)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3)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南,教学楼影子朝北,表中9月23日影长与被测物体比例为1.19,根据楼高12米可以计算出教学楼影长大致为10米左右,每个停车位宽度2.5米,图中停车位靠近教学楼一侧的四排共12个车位正午不被晒到。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正午太阳高度及实际应用。 (1)据表可知正午太阳高度由56.3到32.6,说明在测量时间段内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原因是9月5日到11月11日,太阳直射点不断向南移动,所以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 (2)左图中A位置为夏至,这一天全球正午太阳高度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是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区域。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已知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要根据表中影长与被测物体比例,来计算教学楼的影长,然后确定哪些停车位不会被太阳晒到。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南,教学楼影子朝北,表中显示,9月23日影长与被测物体比例为1.19,根据楼高12米可以计算出教学楼影长大致为10米左右,每个停车位宽度为2.5米,图中停车位靠近教学楼一侧的四排共12个车位正午不被晒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科考队计划在夏季赴某山峰进行考察。下图为该山峰的一幅手绘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队员选择从南坡登山的主要原因是

A.光照充足 B.坡度较小 C.登顶距离短 D.植被类型齐全

2.图中

A.山峰可能位于云南 B.山体北部针叶林广布

C.甲区域为高山冰雪带 D.2000米以下有夏季牧场

 

查看答案

下图为“一带一路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

A.①地冬季盛行东北风 B.②地位于西半球

C.③所在国家季风气候显著 D.④所在国家每年新增人数最多

2.图中

A.加尔各答与霍尔果斯位于同一板块

B.吉隆坡比内罗毕年降水量大

C.鹿特丹比伊斯坦布尔气温高

D.兰州到阿拉木图植被呈现纬度地带性变化

3.下图中能反映鹿特丹气候特征的是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

    1992年,一艘从中国香港出发驶向美国西岸塔科马港的集装箱货轮,在航行过程中遇强风暴而倾覆。从破损的集装箱里散落的小黄鸭组成了“鸭子舰队”,开始了它们的“奇幻漂流”。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船只倾覆点所属大洋的中高纬度海区洋流分布规律是

A.A B.B C.C D.D

2.小黄鸭漂流到图中①②③④四个海域,有大型渔场的是

A. B. C. D.

3.图中

A.①处洋流可减缓海轮北上的速度

B.②处洋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C.③处洋流可缩小海洋污染的范围

D.④处洋流形成与盛行西风密切相关

 

查看答案

    某校学生利用河道模型、饮料瓶、沙子和水进行“流水作用与河流地貌”的实验。先将颗粒大小不均的沙子均匀铺在河道的上部,然后将饮料瓶口对准河道正中,匀速将饮料瓶中的水倒入河槽。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流水作用与河流地貌”实验装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实验结果显示甲、乙、丙、丁四地中

A.甲处冲走的沙子最多

B.乙处留下的沙子最多

C.丙处小颗粒沙子堆积最多

D.丁处堆积的沙子比丙地多

2.该模型模拟的河段

A.主要为河流的上游,常见V型峡谷地貌 B.乙处适宜发展聚落

C.主要为河流中下游,搬运堆积作用为主 D.丁处适合修建河港

 

查看答案

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

A.三大类岩石可以直接相互转化

B.甲岩石层理清晰,可能含有化石

C.乙岩石有气孔构造,为喷出型岩浆岩

D.丙岩石质地紧密,为高温条件形成的变质岩

2.图中数字与地质作用匹配正确的是

A.①—地壳运动 B.②—外力作用

C.③—岩浆活动 D.④—变质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