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地貌的力量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内力作用能量的来源主要是太阳能
B. 人类活动改变地表形态,也属于外力作用
C. 内力作用的进行十分缓慢,不易被人们所察觉
D. 地表形态在内、外力相互作用下,不断发展变化
2.关于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黄土高原是流水堆积而形成的
B. “U”型谷是风化作用形成的
C. 冰川沉积物颗粒大小不分
D. 我国南海诸岛是流水堆积而形成的
3.下列有关外力作用与地貌搭配正确的是( )
A. 风化作用——冰斗、“U”型谷
B. 侵蚀作用——沙滩海岸
C. 搬运作用——沙丘、戈壁
D. 堆积作用——河口三角洲
截至目前,由降水异常偏少和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导致的气象干旱已波及中国12个省份。北方冬麦区旱情为30年一遇,小麦主产区旱情为50年一遇。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在2月4日启动Ⅱ级抗旱应急响应的基础上,5日召开全国冬麦主产区8省抗旱异地会商会议,并宣布启动Ⅰ级抗旱应急响应。这是《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级别最高的应急响应机制,也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启动Ⅰ级抗旱应急响应。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片中的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
①我国水资源的数量本来就少 ②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地区分布不均
③部分地区水污染十分严重,为水质性缺水 ④人口的激增和经济的发展,对水资源需求量越来越大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华北地区缺水的自然原因有( )
①河川径流季节变化大 ②降水稀少,蒸发量大
③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不足 ④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下图反映了某市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该市 ( )
A.地下水位的变化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
B.1990年以后地下水位持续下降
C.地下水位的变化与城市发展关系密切
D.1950~1980年期间城市发展非常迅速
如果下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代号所对应的水循环环节正确的是( )
A.①——降水
B.②——蒸发
C.③——水汽输送
D.④——地表径流
2.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表示,2009年是南水北调工程新的建设目标明确后的第一年,是工程建设的关键一年。该工程影响图中水循环的哪个环节( )
A.① B.② C.③ D.④
3.水循环的意义主要是( )
A.使陆地淡水得以更新 B.使海洋水体更新
C.增加陆地水体总量 D.减少海洋水体总量
2009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庆祝活动在墨西哥举行,其主题是“地球需要你: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有资料表明: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已上升了0.6--0.9℃,当今全球气候具有变暖的趋势。读北半球气温5年平均值的变化(以1880~1884年为基准)图。
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的气温变化曲线反映的是仪器观测时期的气候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一阶段地球平均气温波动升高
B.20世纪80年代的气温高于20世纪40年代的气温
C.该曲线变化的总趋势与地球大气中温室气体增加的趋势一致
D.近百年来的气温升高幅度逐年增加
2.该图反映的问题是全球变暖,下列对策可缓解气候变暖的有
①增加化石燃料的使用量 ②大面积植树造林
③发展技术,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 ④开发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 D.②③④
3.上述气温变化对人类来说,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升高将使森林树的种类大量增加
B.高山冰川将改变规模,有些地方出现减少和退缩
C.各地农作物产量都会大幅度减少
D.气候变暖,会使各地人们的新陈代谢变慢,增强身体活力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北纬27.1度,东经103.3度)发生里氏6.5级(震源深度12公里),震中位置如图所示,震中在昭通市鲁甸县龙头山镇,距离昭通市区约49千米,昆明、重庆、成都、西安等地震感明显。地震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震后,连续多日的阴雨天气和多地发生滑坡严重影响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材料二 鲁甸县位于云南省东北部,是昭通市下辖的县之一,人口39.79万人,属国家级贫困县。县境东西横距50千米,南北纵距60千米,总面积1519平方千米,其中山区占总面积的87.9%,坝区占12.1%。
(1)据材料分析,此次地震虽震级不高但破坏性大的原因?
(2)据材料分析,此次地震可能诱发的次生灾害及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