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历时13天的坎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北京时间2010年12月11日凌晨在墨西哥落...

历时13天的坎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北京时间2010年12月11日凌晨在墨西哥落幕。通过多方较量,最终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两项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图中弧BAC表示会议落幕时的一段晨昏线。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坎昆所处的温度带为热带 ,如果只考虑气压带和风带,当地应盛行_______风。

(2)图中表示晨线的是_______(填“AB”或“AC”),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时。

(3)大会期间,鹤岗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填“不断变大”或“不断变小”)。全球出现极夜现象的范围在______(填“变大”或“变小”)。

(4)甲山脉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乙洋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到_________的作用,丙地区的典型植被为_________

(5)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的《公约》和《议定书》主要是为了应对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

 

东北 AB 2 不断变小 变大 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碰撞挤压而成 降温减湿 热带雨林 全球变暖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太阳光线图的判读、晨昏线的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以及气候变化等相关知识。难度一般,需要加强对课本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1)若只考虑风带和气压带,坎昆位于东北信风带,当地盛行东北风。 (2)图中时间为12月11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北极附近应为极夜现象,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白天过渡到夜晚的为昏线,由夜晚过渡到白天的为晨线,所以图中表示晨线的为AB;读图可知,90°W为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地方时为12:00,西6区区时为12:00,区时比北京时间晚14小时,所以北京时间为12月12日02:00。 (3)大会期间,太阳直射南半球且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鹤岗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变小,由于太阳直射点尚未到达南回归线,所以全球出现极夜的范围还在不断变大。 (4)甲山脉为安第斯山脉,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相互挤压形成;乙洋流为加利福利亚寒流,对沿岸气候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丙位于亚马孙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典型植被为热带雨林。 (5)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可知,该气候大会主要为了应对的环境问题是全球变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某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回答下列问题。

(1)从气流状况看,①处为_____,其中心气流垂直运动方向为_________,天气状况____________

(2)受甲天气系统影响的沿海地区可能出现_______(双选)

A.扬尘污染空气    B.狂风摧毁房屋    C.低温造成冻害   D.暴雨影响交通

(3)③点的风向是_______,②③两地相比,风速较大的是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

(4)近日,将有____________(天气系统)从④地过境。该天气系统过境后,④地气温__________,气压________

 

查看答案

读“水循环”示意图依次回答。

(1)写出水循环的环节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水循环类型主要是________,黄河径流所属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____

(3)最能代表我国夏季东南风的是________环节,人类活动影响最多的是_______环节(用数字表示)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山地垂直自然分异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完成下面小题。

1.决定该山垂直方向能够出现自然带分异的主导因素,你认为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山脉走向 D.山体坡度

2.该山可能位于(  )

A.40°S附近 B.40°N附近 C.赤道附近 D.极圈附近

 

查看答案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自然景观甲-乙-丙的变化体现了(  )

A.纬度地带性规律 B.经度地带性规律

C.垂直地带性规律 D.非地带性现象

2.从甲到丙自然景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热量变化 B.水分变化 C.海陆分布 D.海拔高度

 

查看答案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信息推知甲河流域此时

A.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B.盛行西南风

C.盛行西北风 D.潜水补给河水

2.甲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和最大汛期的出现季节分别是

A.冰雪融水、冬季 B.大气降水、冬季

C.地下水、春季 D.大气降水、夏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