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有些学者以每平方千米陆地可承载人数的分析为基础,研究得出:渔猎时期为0.02~0...

    有些学者以每平方千米陆地可承载人数的分析为基础,研究得出:渔猎时期为0.02~0.03人km²,农业时期为40人/km²,工业时期为160人/km²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资料反映出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

A.科技发展水平 B.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 C.资源 D.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

2.简单地说,环境人口容量就是指(   )

A.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B.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小人口数

C.某地区所能承载的最佳人口数 D.一个国家和地区的适度人口

 

1.A 2.A 【解析】 1.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受到资源因素、科技因素、综合生活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一个地方的环境人口容量,与自然资源拥有量、科技水平、开放程度呈正相关,与生活水平呈负相关,该资料反映的是随着生产力的不断进步,环境人口容量不断增大,生产力的不断进步靠的是科技进步,故A正确。 2.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最大人口数,故A正确,BCD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我国部分省区人口承载系数(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承载密度之比)及20世纪90年代人口流动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省区人口负担最轻的是

A.海南 B.广东 C.四川 D.广西

2.图示地区大规模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有

①郊区城市化               

②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③东部地区水资源丰富       

④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下图为“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信息反映出

A.1982~2009年人口出生率呈上升趋势

B.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年的低

C.1982年的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的高

D.1982年的20~24岁年龄组人口数量比2009年的多

2.与1982年相比,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A.显示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 B.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C.不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 D.表明25~59岁劳动力资源数量下降

 

查看答案

人口状况对一个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下图为上海市人口机械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变化图。

1.图示上海市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年份是    (  )

A.2003年 B.2008年

C.2010年 D.2012年

2.图中反映上海市人口总量的变动态势是    (  )

A.基本稳定 B.逐年增加

C.先增后减 D.整体趋减

3.“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人口新政给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长期影响可能是(  )

①增加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 ②导致人口增长率大幅度上升 ③缓解劳动人口比重减少趋势 ④改善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状况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

2019年10月1日上午9:00,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举行。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70周年庆祝大会这天,地球位于公转轨道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①之间

2.旅居美国纽约(74°W)的张先生想看庆祝会直播盛况,他应在当地时间        开始收看

A.9月30日20:00 B.10月1日20:00

C.9月30日22:00 D.10月1日22:00

3.70周年庆祝大会这天,北京阳光明媚,这一天最可能受        控制

A.暖锋 B.冷锋 C.反气旋 D.气旋

 

查看答案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和智慧的结晶,现已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1为我国二十四节气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相邻两个节气之间的天数约为15天)。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古代主要通过“圭表测影”确定节气,西安正午日影长度最接近且较长的两个节气是

A.惊蛰和清明

B.芒种与小暑

C.白露与寒露

D.大雪与小寒

2.处暑,“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此后,我国华北地区

A.正午最太阳高度渐小,白昼时间渐短

B.雨水增多,太阳辐射强度渐弱

C.正午最太阳高度渐小,日地距离渐远

D.白昼时间渐短,地球自转变慢

3.某地关于小麦种植的谚语“白露种高山,秋分种半山,寒露种平川”,体现了

A.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