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建设是促进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下图表示生态城市建设面临的三条道路。K1表示生态环境质量安全警戒线,K2表示生态环境质量恶化警戒线。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中最不可取的道路是( )
A.K2线 B.AC曲线
C.AD曲线 D.AB曲线
2.将北京建设成为生态城市的合理措施有( )
①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②控制城市化进程 ③积极发展城市轨道交通
④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发展 ⑤集中布置城市用地 ⑥分散城市职能
A.①③④⑥ B.②③④⑤
C.①②⑤⑥ D.①③④⑤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显示的地理含义是
A.聚 落人口规模越大,其数量就会越多 B.城市人口在16万人时,城市数量最多
C.聚落人口规模越小,其数量就会越少 D.城市人口在32万人时,城市数量最多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城市规模和城市数量呈正相关
B.合理的城市体系结构有利于城市之间的相互联系
C.等级高的城市,多位于城市群的边缘地带
D.城市规模等级模型呈倒金字塔形
2015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4年中国16周岁以上至60周岁以下的劳动年龄人口为91583万人,比2013年年末减少371万人。左图为发达国家历年劳动年龄总人口图,右图为中国历年劳动年龄总人口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变化速度及主要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快 经济发展速度很快 B. 慢 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C. 快 计划生育政策实施 D. 慢 城市化速度非常快
2.针对劳动力年龄人口状况,中国应
A. 大力鼓励生育 B. 吸引人口的迁入
C. 调整产业结构 D. 遏制人口老龄化
人口抚养比是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15至64岁)数的比值。如果劳动年龄人口增长、人口抚养比下降,就会带人口红利,反之就没有人口红利。下图表示日本人口红利消失前后经济走势。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材料和图,可以得出结论是( )
A.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抚养比持续下降
B.经济减速增长时期抚养比大幅度上升
C.人口红利是影响经济增速的主导因素
D.人口红利的消失会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
2.为应对人口抚养比转变产生的影响,日本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推迟退休年龄 ②调整生育政策 ③输出国际劳工 ④提高消费水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青藏高原的牦牛不完全消化的粪便是草原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牧民们重要的生活燃料。牦牛粪须降解后才会被植物吸收利用。有学者提出,为保证高寒草地的良性发展,应适度捡拾牛粪,即半捡半留。
分析“半捡半留”的环境效益。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书画文化旅游是对书画作品进行观赏、品鉴、购买的一种旅游体验活动,其游客的文化素质总体较高。张大千是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其画作无论是对书画专家还是普通群众都有较大的吸引力。四川省内江市是张大千的故乡,内江以大千文化为主题,兴建大千园,努力发展书画文化旅游。虽然大千园陈列有一些区域性书画名家的作品,供游客观赏和购买,也常承办一些省内的书画作品展。但是园区内的游客数量并不多,对地区经济的带动作用也十分有限。
说明大干园游客数量少的原因,并为增加游客数量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