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生物长期适应气候条件的周期性变化,形成与此相适应的生长发育节律,这种现象称为物候...

    生物长期适应气候条件的周期性变化,形成与此相适应的生长发育节律,这种现象称为物候现象。下图示意3月上旬我国某种农作物物候现象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判断,该农作物是

A.水稻 B.甘蔗 C.甜菜 D.冬小麦

2.导致甲、乙两地物候现象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地形 C.土壤 D.纬度位置

 

1.D 2.B 【解析】 1.读图,该农作物分布区域主要是华北地区,长江流域和西北干旱区,水稻分布在温暖湿润的地区,不可能分布在西北部,A错。甘蔗生长在高温多雨的环境,B错。甜菜适宜生长在中温带,C错。该作物是冬小麦,分布范围广,D对。 2.读图,甲地是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形成高寒气候区。乙地是四川盆地,地形闭塞,多云雾天气,太阳辐射少。导致甲、乙两地物候现象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B对。海陆位置不是物候现象差异的主要原因,A错。土壤是受气候因素影响形成,C错。两地的纬度位置相似,D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位于长江中上游的某茶场,茶园面积600亩,每年四月、六月、十一月要锄草三次,久而久之,茶园“消瘦”了,同时,锄草需要大量劳动力,困惑之际,茶场主人想到“羊喜吃嫩草,却不吃嫩茶”,于是把羊引进茶园,既节省了人力物力,又保持了水土,肥沃了茶园,可谓一举多得。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长江流域地理特征可以推知,三次锄草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    )

A.四月、五月 B.四月 C.六月 D.十一月

2.茶园“消瘦”的主要原因是(    )

A.过度种植 B.缺少枯枝落叶

C.土壤中有机质被微生物分解 D.表层土壤被大量冲走

 

查看答案

北疆阿尔泰山和准噶尔盆地以西山地的河流,常在3~4月发生洪水灾害,其特征为“一日一峰”,白天流量较大,夜晚消退。结合材料,回答下面23~24题。

1.此类洪水的直接补给水为

A.大气降水 B.季节性积雪融水 C.冰雪融水 D.湖泊决堤

2.“一日一峰”反映的当地环境特征是

A.气候大陆性强 B.降水变率大 C.冰雪融化快 D.自然灾害多

 

查看答案

位于长江中游的鄱阳湖是吞吐型湖泊,年内各月吞吐泥沙和水量很不均匀,2006年后三峡水库蓄水,也影响了鄱阳湖对泥沙和水量吞吐。下图为湖口站多年平均输沙量和径流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该鄱阳湖多年月平均输沙量和流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输沙量和流量年际变化都较大

B. 6月份鄱阳湖补给长江,7月份长江补给鄱阳湖

C. 4—6月湖水含沙量降低,输沙能力减弱

D. 3月份鄱阳湖的含沙量最大,输沙能力最强

2.关于鄱阳湖7—9月输沙量特点的成因推测,最可能的是

A. 长江干流水位高 B. 出库流量达一年最小

C. 向长江输沙,鄱阳湖清淤 D. 湖口站上游来水含沙量加大

 

查看答案

    夏季风进退情况对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会带来很大的影响。下图为110°E—120°E区域夏季风前沿进退等纬度线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图示范围内,夏季风一般最北可达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江淮地区 D.华南北部

2.下列年份,我国东部地区最易出现“南旱北涝”现象的是

A.1955年 B.1965年

C.1975年 D.1995年

 

查看答案

    在瑰丽多姿的秋天,再没有什么比红叶更绚灿夺目、更具有欣赏性了。下图示意我国部分红叶观赏地以及10月份红叶最佳观赏区。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九寨沟与栖霞山观赏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 B. 大气环流

C. 地形地势 D. 海陆分布

2.9月份的最佳观赏地是(   )

A. 五指山 B. 栖霞山

C. 香山 D. 红叶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