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2017年9月29日,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白泥地实验基地的“海水稻”开镰收割。...

    2017年9月29日,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白泥地实验基地的“海水稻”开镰收割。“海水稻”是指在盐碱地上生长的水稻,是耐盐碱水稻的形象化称呼。经评测,该基地“海水稻”耐盐碱性好,矿物质含量比普通稻米更高,又没有普通稻米的病虫害,是天然有机食品。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实现“海水稻”规模化种植的决定性因素是

A.生产技术的发展 B.盐碱地的改良 C.市场需求的变化 D.运输条件的改善

2.与常规水稻相比,对该基地“海水稻”品质影响最大的自然因素是

A.土壤肥力 B.太阳光照 C.昼夜温差 D.降水量

3.我国适合种植“海水稻”的地区可能位于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华北平原 C.青藏高原 D.四川盆地

 

1.A 2.D 3.B 【解析】 1.根据材料可知,“海水稻”是一种可以在沿海滩涂和盐碱地上生长,利用海水灌溉的新品种,其试验推广成功并规模化种植取决于科技水平的发展,A正确;“海水稻”属于对水稻品种的改良而不是对盐碱地的改良,B错;“海水稻”的规模化种植主要依赖于生产技术,与运输条件改善关系不大,也不是市场需求的变化,CD错。故选A。 2.与常规水稻相比,“海水稻”耐盐碱性好,矿物质含量高,若降水量过大会降低矿物质含量,直接影响“海水稻”的品质,D正确;“海水稻”在盐碱地生长,土壤肥力对其品质影响较小,A错;相比于降水量而言,太阳光照和昼夜温差不是对其品质影响最大的因素,排除BC。故选D。 3.“海水稻”的特点是耐盐碱,我国华北平原有大量盐碱地,适合种植“海水稻”,其他地区都不符合该条件。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陶瓷是以天然粘土为主要原料并经过粉碎混炼、成型和煅烧制得的材料以及各种制品。中国陶瓷机械行业的龙头企业科达洁能在肯尼亚投资建设了福特陶瓷厂,主动将业务由生产陶瓷机械转为生产建筑陶瓷,采用中国资本+中国制式(标准)+非洲生产的模式,实施人才本地化,服务肯尼亚陶瓷市场。建厂过程中科达洁能需要自己打井、铺管、架变压器。下图示意福特陶瓷厂位置。

1)推测科达洁能在肯尼亚将业务由生产陶瓷机械转为生产建筑陶瓷的原因。(4分)

2)说明科达洁能采用“中国资本+中国制式(标准)+非洲生产”模式的理由。(7分)

3)从社会经济角度指出科达洁能在肯尼亚建厂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4分)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2019826日,印度尼西亚政府正式宣布迁都计划,新首都将迁往地震、洪灾、火山爆发等较少的东加里曼丹省,这里大部分是未经开发的森林及自然保护区。现首都雅加达是印度尼西亚最大城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海陆交通的枢纽,城市面积740平方千米,人口1027.7万,“大城市病”严重。下图示意该国迁都方向。

1)分析雅加达“大城市病”的成因。(4分)

2)说明东加里曼丹省被选为新首都所在地的有利条件。(4分)

3)东加里曼丹省的居民得知首都将迁到该省后,有人赞成,但也有人反对。如果你是该省居民,你持什么态度?试说明理由。(4分)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茶树,常绿灌木,喜湿怕涝、喜温怕寒。20世纪50年代,农业科技人员提出“南茶北引”的设想;1966年,日照开始引种茶树,成活8.7亩,“南茶北引”拉开序幕;至2020年,日照茶园面积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日照绿茶作为“南茶北引”的典范,虽然品质优良,但多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企业品牌小、多、散,流通方式以散户闯市场为主。下图为山东半岛地形示意图和1970—2020年日照茶园面积增量统计图。

   

1)分析与烟台、威海相比,日照实施“南茶北引”的有利自然条件。(4分)

2)据右上图信息,补充完成日照茶园面积变化折线图,并描述19702020年日照茶园面积的变化特征。(绘图时,可用2B铅笔作答)(6分)

3)为日照市做大做强绿茶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提出可行性措施。(4分)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奴河位于加拿大北部,由南向北注入大奴湖,在入湖口附近形成了广阔的奴河三角洲,三角洲上湖泊星罗棋布。有学者将该区域的湖泊分为三种类型:蒸发型(湖泊几乎不受河流影响)、洪水型(湖泊在河流洪水期间接受其补给)、交换型(湖泊与河流的水体交换密切)。随着奴河三角洲持续发育,这些湖泊的水量平衡关系也随之演变。下图为奴河三角洲不同类型的湖泊分布示意图。

1)分析奴河三角洲湖泊众多的主要原因。(6分)

2)推测并说明交换型湖泊未来的演化趋势。(4分)

3)有人提议开挖水道连接奴河和若干蒸发型湖泊,环保人士提出了反对意见,请说明其理由。(4分)

 

查看答案

    成渝铁路自四川成都至重庆,是新中国成立后完全采用国产材料建成的第一条干线铁路,于1952年竣工。筑路中就地取石,全线共有石拱桥827座,石砌工程占60%以上。

下图示意成都至重庆三条铁路干线的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推测成都至重庆三条铁路选线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连接更多城镇 B.节约建设成本 C.提高运行速度 D.缩短运营里程

2.成渝铁路以石砌工程为主,未广泛利用水泥等建材,主要原因是

A.可就地取石,成本低 B.石砌工程结构稳定,结实耐用

C.当地石砌技术水平高 D.当时经济落后,工程物资短缺

3.与成渝铁路相比,新建的两条高铁

A.桥隧数量减少 B.线路坡度减缓

C.建设成本降低 D.运输费用降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