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是我国某河流流域降水、径流量年内分配,该河流有结冰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

下图是我国某河流流域降水、径流量年内分配,该河流有结冰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河流最可能位于

A.云贵高原 B.塔里木盆地 C.内蒙古高原 D.华北平原

2.4月径流量较大且在全年径流量中所占比例高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量较大 B.地下水补给较多 C.融雪量较少 D.下渗量较小

 

1.C 2.D 【解析】 1.根据图示分析该地降水量200-300mm左右,降水集中在夏季,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每年的12月至次年的3月上旬,河流有结冰期,4月河流平均径流量占年径流量比例大,说明4月是汛期,是因为冬季有积雪,春季气温回升,冰雪融化,形成春汛,判断为内蒙古,故C正确,云贵高原地处热秦岭-淮河以南,冬季气温大于0︒C,河流没有结冰期,故A错。塔里木盆地的河流以高山积雪融水补给为主,汛期在夏季,华北平原的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汛期在夏季,故B、D错。故选C。 2.考查影响河流径流量大小的因素,据图可知,4月平均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比例小,说明降水量少,河流平均径流量占年径流量比例大,说明出现春汛,不是降水量导致的,故A错误;地下水补给河流,流量稳定,故B错误;春汛主要是冬季季节性积雪随着春季气温回升而融化汇入补给到河流中,4月份季节性积雪融雪量大,故C错误;与7月相比,4月径流量较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此时地表融雪量大,冻土消融速度慢,阻隔地表水下渗,导致径流量增加,D正确。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厄尔尼诺”现象与“沃克环流”相关联系,“沃克环流”是指较干燥的空气在东太平洋较冷的洋面上下沉,然后沿赤道向西运动,汇合信风到达西太平洋后,遇较暖洋面而上升,在高空中再向东运行,形成一个封闭的环流。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沃克环流”的形成与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 B.太平洋东、西受热不均有关

C.太平洋东、西洋流性质有关 D.季风环流有关

2.“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沃克环流”会减弱,从而导致

A.澳大利亚东部洪水泛滥 B.印度尼西亚地区泥石流增多

C.秘鲁沿海更加干旱 D.秘鲁沿海洪涝灾害增多

3.“沃克环流”中甲气流能从太平洋东部到达太平洋西部,与

A.东南信风有关 B.东北信风有关

C.亚洲低压有关 D.太平洋的“副高”有关

 

查看答案

    “蓉欧国际”快速铁路货运直达班列,简称“蓉欧快铁”。“蓉欧快铁”成都至波兰罗兹运行时间已缩短至11天。成都出口货物通过“蓉欧快铁”到罗兹后,可以在1至3天内通过欧洲铁路或公路网络快速分拨至欧洲任何地方,下图为“蓉欧快铁”示意图。

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与“传统通道”相比,“蓉欧快铁”的特点有

①速度快②运量大③辐射地区少④安全性更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2020年2月20日8:00从成都出发的班列,经过268小时到达波兰罗兹(东一区)时,当时时间是

A.3月1日5:00 B.3月2日5:00

C.3月2日13:00 D.3月3日5:00

3.某趟“蓉欧快铁”有一批四川特产将销售到欧洲,最大可能是

A.竹叶青茶 B.铁观音茶 C.普洱茶 D.龙井茶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茶树是深根植物,好暖怕晒,喜湿怕涝,气温下降到 0℃以下时易受冻害。河南省信阳市是我国纬度较高的茶叶种植区,该区茶树冬眠时间长,积累的营养物质多,出产的信阳毛尖是我国十大名茶之一。优质毛尖都产自植被茂密的高大群山 300 至 800 米处的山腰茶园中。明前茶(清明节前采制的茶叶)是一年中品质最好的茶,有“明前茶贵如金”的说法。近年来,信阳毛尖的需求日渐增大,种茶效益逐步提高,不少低山地区也开始广泛种茶。下图示意河南省信阳市位置。

(1)分析信阳高大群山山腰处出产优质毛尖的自然原因。

(2)从气温角度,分析信阳毛尖“明前茶贵如金”的原因。

(3)简述茶农在低山地区广泛种茶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镇化建设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城市化主要是指农村居民向城市生活方式的转化过程,反映为城市人口增加、城市建成区的扩展、社会以及生活方式的形成。下图示意2001~2007 年我国人口数量及城市化率变化。

(1)说明 2001~2007 年我国人口数量及城市化率变化的主要特点,并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2)简述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对其产生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皖江城市带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点开发区域,是泛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图示意安徽人口迁移率及皖江城市带。

(1)简述 2000~2010 年安徽人口迁移率特点。

(2)分析 2000~2010 年安徽人口变化原因。

(3)简述皖江城市带沿江布局的自然优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