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2018年1月3日,名为格雷森的“炸弹气旋”袭击了美国东部。“炸弹气旋”是在冷气...

    2018年1月3日,名为格雷森的“炸弹气旋”袭击了美国东部。“炸弹气旋”是在冷气团与暖气团相遇时形成的气旋,其中心气压在24小时内下降超过24百帕。该类气旋爆发强、发展快,会带来强烈的暴风雪和降温,威力如同炸弹,故被称作“炸弹气旋”。下图为“美国东部1月3日降雪量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降雪量

A.最低值出现在伊利湖东南岸 B.从阿巴拉契亚山脉向两侧递减

C.最大值出现在东北沿海 D.布法罗少于亚特兰大

2.“炸弹气旋”格雷森

A.生成于热带洋面 B.属于温带气旋

C.中心盛行下沉气流 D.东南侧盛行偏北风

3.美国东部海面冬季容易形成“炸弹气旋”的主要条件有

①盛行由内陆到沿海的寒冷气流

②气温较高导致空气的对流强盛

③内陆的低压吸引海洋暖湿气流

④沿海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较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C 2.B 3.B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等值线的综合判读。读图分析可知,图中的最低值出现在图示区域的东南部,A错误;区域的降雪量最大值并非在阿巴拉契亚山脉,也没有呈现出从阿巴拉契亚山脉向两侧递减的特点,B错误;图示最大值出现在东北沿海,C正确;图中的布法罗降雪量介于3-6之间,亚特兰大的值小于1,因此布法罗大于亚特兰大,D错误。故答案选C项。 2.由材料分析可知,“炸弹气旋”是在冷气团与暖气团相遇时形成的气旋,由其所在的纬度位置可知,该天气系统主要发生在中高纬度洋面上,由于冷暖空气相遇,暖空气抬升,形成低压,因此属于温带气旋,故答案选B项。 3.由材料分析可知,“炸弹气旋”的形成需要冷暖空气相遇,由材料分析可知,该地处于温带地区,冬季冷空气南下,风由内陆吹沿海;沿海地区为暖流,受暖流增温增湿作用,海洋空气为暖湿空气,因此当寒冷的气流与海洋的暖湿气流相遇,容易形成锋面,从而导致暖湿空气强烈上升,从而形成“炸弹气旋”,因此①④正确。故答案选B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某地锋面气旋示意图。读图,完成 19-20题。

1.图中

A.该天气系统位于北半球

B.低压中心位于锋线西侧

C.锋面自西北向东南移动

D.甲地风向可能为西北风

2.此时

A.受地形影响丁地风力大于乙地

B.受纬度影响乙地气温高于甲地

C.甲、丙两地受锋面影响多阴雨天

D.丙、丁两地气流以上升运动为主

 

查看答案

    读2016年3月16日17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回答下面小题。

1.如果图中等压线状况维持基本不变,汽车从②地经③地到④地,天气变化可能是(    )

A.气温:暖—冷—暖 B.气压:低—高—低

C.降雨:晴—雨—晴 D.风向:西北风—西南风—东南风

2.图示虚线范围内该天气形势下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A.冷气团过境,气温骤降 B.冷锋锋后,带来强降水

C.冷锋过境,风力强劲,扬起沙石 D.高压系统控制,降水偏少

 

查看答案

    2018年华北地区某城市一周日均温均在 10℃ 以上,某日突降大雪,延续2日,之后气温回升,积雪初融,该城市某停车场出现 “雪馒头”景观 (下图)。“雪馒头”都位于渗水方砖 (中心空洞,露出土壤)的中央。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

A. 1月初 B. 4月初

C. 7月初 D. 9月初

2.“雪馒头”景观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A. 土壤吸收的太阳辐射较少 B. 土壤吸收的大气辐射较少

C. 方砖吸收的大气辐射较多 D. 方砖释放的地面辐射较多

 

查看答案

    一般情况下,大气温度随着高度增加而下降,可是在某些天气条件下,地面上空的大气结构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反常现象,气象学上称之为“逆温”。读我国某地区温度垂直剖面(单位:℃)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甲处等温线凸向低纬的主要因素是(  )

A.海拔 B.纬度位置

C.大气环流 D.距海远近

2.下列城市中,逆温层厚度最大的是(  )

A.郑州 B.阜阳 C.安庆 D.赣州

 

查看答案

    钱塘江河口段河床高度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在不同季节、不同河段受侵蚀或堆积作用而发生明显变化。研究人员曾连续多年对闸口至澉浦段河床高度进行测量,结果表明:枯水期仓前以西升高,以东降低。历史上钱塘江河口潮强流急,河床宽且浅,冲淤幅度很大,导致主河道摆动频繁。20世纪60年代以来,水利部门对钱塘江河口进行了治理,缩窄江道是其中重要措施(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江道缩窄前,关于夏季仓前东西两侧河段河床高度的变化,推测合理的是

A.河流作用为主,西侧侵蚀降低,东侧堆积升高

B.河流作用为主,西侧堆积升高,东侧侵蚀降低

C.潮流作用为主,西侧侵蚀降低,东侧堆积升高

D.潮流作用为主,西侧堆积升高,东侧侵蚀降低

2.缩窄江道的主要目的是

A.减轻海水入侵强度 B.增加陆地面积

C.缩短南北航运距离 D.稳定入海江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