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敦煌莫高窟是集脆弱性和珍贵性为一体的世界文化遗产。...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敦煌莫高窟是集脆弱性和珍贵性为一体的世界文化遗产。为切实加强遗产有效保护、科学管理和有序利用,自2014年8月开始,实施以网络预约为基础、分时段参观为措施、数字展示结合实地参现为内容的莫高窟旅游开放新模式。新模式在缓解文物保护压力和提升游客服务体验方面均取得显著效果,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分析旅游开放新模式对敦煌旅游发展的作用。

 

通过网络预约,把参观时段的选择权赋予游客;将游客安排在不同时段,控制单位时间内石窟区的人流量,不仅可缓解文物保护的压力,还可充分缓解客流高峰时段的接待压力,促进游客量更均衡地分布于全天各个时段,利于合理地调配服务资源。数字展示结合实地参观,能充分了解石窟文化,缩短实地参观时间,提高游客的舒适度和体验感。 【解析】 新模式主要是网络预约为基础、分时段参观为措施、数字展示结合实地参现。网络预约是可以根据游客自身的实际进行选择参观的时间;同时通过预约可以很好地控制参观的人数,错峰观赏,缓解对景区的压力同时提高游客的观赏体验;数字展示结合实地参现有利于游客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莫高窟的文化,同时缩短参观时间,提高游客的舒适度和体验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甲居藏寨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聂呷乡。崇山峻岭的地理环境。深厚的文化内涵,形成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目前,旅游业已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

丹巴峡谷顶部终年积雪覆盖,峡谷底部植被稀疏,山腰坡地上偶有绿地出现。村赛就建在这些绿地上,绿地的规模决定村寨的规模。绿地所在的山坡为高山峡谷地区特有的地貌——坡积扇,坡积扇是陡崖顶部的岩体经过风化作用,在流水、重力等作用下,松散的物质向下移动,逐渐在山坡上堆积形成坡度较缓的斜坡平台,下图为丹巴峡谷位置及局部地形示意图。

(1)从气候角度,说明丹巴峡谷底部植被稀少的原因。

(2)简述山坡绿地的形成过程。

(3)与河谷地带相比,说明传统村寨建在山坡绿地的利弊。 

(4)有人对甲居藏寨进一步大力发展旅游业提出质疑,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出产的黑釉茶盏(建盏),铁胎厚重,斑纹多彩绚丽。在宋代有“斗茶”风俗,建盏被誉为“斗茶”最佳器皿。元代之后因饮茶风俗的改变,建盏逐渐失传。1989年,在图示地区考古挖掘出晚唐至元初的十余座古窑址,其中一座长达135.6米,为国内已知最长的龙窑,亦堪称世界之最。20世纪80年代,建盏工艺得以恢复。2016年,建阳区的建盏被评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17年厦门金砖会晤,建盏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贵宾。近年来,建阳区建盏企业和从业人员激增,2018年形成产值16.5亿元的特色文化产业。古法柴烧建盏必须使用后井村及周边特有的瓷土(含铁量很高的红棕色粘土),在大约1275℃-1345℃之间烧制,三至五天完成,期间需轮班投柴。古法柴烧炉温难控,废品率极高,现多采用自动化电窑烧制。目前,特有瓷土呈现紧缺之势,下图为建阳区后井村及周边地形简图与最长龙窑遗址景观图。

(1)说明图示区域古代龙窑选址的地形条件。

(2)分析图示区域历史上建窑集聚的原因。

(3)说明电窑相对于柴窑的优点。

(4)从建盏生产的角度,为建阳建盏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查看答案

    贝加尔湖流域跨蒙古和俄罗斯两国,1958年,伊尔库茨克水电站建成,贝加尔湖由自然湖泊变成丁河的调节水库。1996年,贝加尔湖流域进入干旱期,2001年俄罗斯出台法令,将湖泊的最低和最高水位限制在456~457米范围内,通过人工调节实现干旱期湖泊水位仍保持平稳变化,2013-2015年,甲、乙、丙流域的径流量均大幅减少,贝加尔湖水位低于限制最低水位。

下图为贝加尔湖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贝加尔湖水的补给主要来自

A.甲河流域 B.乙河流域 C.丙河流域 D.丁河流域

2.限制湖泊的最低和最高水位,主要目的是

A.开发水资源 B.保护生态环境

C.减少下游洪涝灾害 D.增加水电站发电量

3.2013-2015年间,贝加尔湖水位下降的最可能原因是

A.俄罗斯经济规模扩大 B.流域内年降水量减少

C.蒙古人口与城市发展 D.全球气候变暖

 

查看答案

    在所有降雨中,只有部分降雨发生地表径流,引起土壤侵蚀而流失,这部分降雨称为侵蚀性降雨。某科研小组选取水土流失严重的晋西南黄土塬区的某小流域作为典型研究区,开展探讨自然侵蚀性降雨(I-V种类型)下的不同植物措施的减沙效应实验。下图为实验区减沙率随降雨类型变化与降雨量关系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不同降雨类型条件下,该地

A.林地措施的减沙率与降水量呈正相关 B.撂荒措施的减沙效应最差

C.灌木措施对V雨型的减沙效应最佳 D.草地措施比耕地措施减沙效应大

2.与II雨型比较,I雨型减沙率更小的原因

A.降雨强度更大 B.降雨量更大 C.降雨次数更多 D.降雨时长更长

3.该小流域各植物措施中

A.林地根系最发达,减沙率最高 B.灌木植被密度大,减沙率较高

C.撂荒地植被稀少,减沙率较低 D.耕地作物长势差,减沙率较低

 

查看答案

2019年7月下旬以来,长江中下游等地气象干旱迅速发展,至10月上旬,我国干旱面积发展到最大,10月中下旬旱情逐渐缓解,下图是2019年10月2日全国气象干旱监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长江流域中游地区与下游沿海地区旱情差异大的可能原因是

A.中游地区受冬季风控制 B.中游地区受低压槽控制

C.下游沿海地区受台风影响 D.下游沿海地区受夏季风影响

2.受本次干旱影响较大的农作物是

A.冬小麦、玉米 B.甜菜、谷子 C.春小麦、水稻 D.茶叶、水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