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下面两幅图,左图为某地区示意图,右图为左图D处附近地质地貌放大图。回答下列问题...

读下面两幅图,左图为某地区示意图,右图为左图D处附近地质地貌放大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右图中乙处地貌名称为_______,主要是受_______外力作用形成的。

(2)左图中A、B、C三城市分布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

(3)通过图中信息知道,A、C城市兴起的共同区位因素是________。(单选)

A.平原地形         B.资源丰富        C.气候暖湿          D.交通发达

(4)右图中甲处地貌为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

(5)本地区拟建由内陆高原通向沿海的铁路,经过D处时,应尽量避开右图中_______(甲、乙、丙)处。原因_________

 

冲积扇 流水沉积 沿河流分布 B 山地 向斜底部受挤压力坚硬不易被侵蚀 丙 丙处为断层,影响铁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合理即给分) 【解析】 本题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城市区位因素,地质构造的应用等。 (1)读右图可知,乙处地貌是冲积扇,其成因是流水沉积形成的。 (2)读图可知,A、B、C三个城市分布的共同特点是沿河分布。 (3)读图可知,A处于内陆高原,C位于平原,A错误。A处有铅锌矿,C处有石油资源,两地兴起的共同区位因素是资源丰富,B正确。A处位于高原,气温较低,C错误。相对来讲A位于内陆高原,交通条件较差,D错误。故选B。 (4)读图可知,甲处地貌是山岭,根据岩层新老关系可知,中间新两翼老,属于向斜,因此这个山地的成因是向斜底部受挤压力坚硬不易被侵蚀。 (5)丙处为断层,影响铁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要避开丙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世界略图,回答以下问题。

(1)①、②、③自然带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①到③的变化体现了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其主要影响因素为______

(2)⑤地附近有非洲最高山乞力马扎罗山,顶部有终年积雪,号称“赤道雪峰”,其垂直自然带变化多样,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

(3)②、④纬度相似,气候类型不同,其直接影响因素为________。⑤地虽地处赤道,但为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影响因素为_______

(4)①地全年高温多雨,分布有面积较大的茂密的原始森林,河流径流量大。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特征。

 

查看答案

下图中A点为某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__,地球公转至_______(近日点或远日点)附近。

(2)该季节我国东部地区盛行______风(风向),B海区的洋流方向呈________(顺、逆)时针。

(3)C处气候类型为________,该气候特征冬季_______,夏季______

(4)2011年3月11号日本地震引发巨大海啸,导致日本东海岸核泄漏严重,D处洋流对污染物的影响为________________

(5)图中所示喀拉喀托火山活动频繁,且附近多火山地震分布的地质原因______

 

查看答案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部分地区的自然环境出现了一系列反常现象。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现象中,与全球变暖有关的是:

①两极冰川面积增加   ②高纬度地区能耗下降 ③沿海低地或岛屿面积减小   ④全球各地粮食产量大幅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的主要措施不可取的是(     )

A.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率,采用新能源

B.禁止滥伐森林,坚持采伐与抚育更新相结合

C.禁止燃烧矿物燃料

D.加强国际间合作

 

查看答案

下表为部分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及每万元GDP耗水量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依据表中资料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5

B.澳大利亚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高于美国是因为澳大利亚水资源特别丰富

C.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和每万元GDP耗水量均低于澳大利亚

D.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约是美国的10倍

2.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高度发达,用水量大 B.人口众多,生活用水量大

C.技术水平低和节水意识淡薄 D.水质严重恶化

 

查看答案

关于聚落分布与地形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A.我国青藏高原的聚落多分布在较温暖的谷地

B.山区聚落多分布在山间谷地,或沿河流两岸发育

C.热带地区聚落多分布在海拔较高的高原表面

D.平原最适宜聚落发展,凡是平原地区均是聚落密集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