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根据气象卫星监测数据绘制的1998年、2016年洞庭湖水体面积同期对比统计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与1998年相比,2016年洞庭湖水体面积的总体变化及最可能的原因是
A. 变小 泥沙淤积 B. 变小 全球变暖
C. 变大 退田还湖 D. 变大 水产养殖
2.气象卫星获取洞庭湖水体面积变化数据,采用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手段是
A. 遥感技术(RS) B. 地理信息系统(GIS)
C. 全球定位系统(GPS) D.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
有关专家提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以把“调水”变“调电”,即把川、渝电网和西北电网相连,把川、渝电网丰富的电力引到西北,减少黄河上游水电站发电量,从而变“水从地上流”为“水从空中走”。结合南水北调西线示意图(下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计划中的南水北调西线与东线、中线相比,其主要优势在于 ( )
A.工程量小,建设周期短 B.工程路线短,水质好
C.可自流输入华北地区 D.工程地点经济基础好
2.“调水”变“调电”的方案实施以后,黄河流域可能出现的是 ( )
A.减少下游断流天 B.减少黄河的含沙量 C.减少冬春季径流量 D.增加黄河的径流
有关农业社会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类的主要生活来源是采集和狩猎的果实和动物
B.只有在少数动植物资源丰富的地区,人类的繁衍生息才比较活跃
C.人类的主要生活来源是栽培的作物和驯化的禽畜
D.世界最早的农业文明出现在欧洲
今后我国三个地带的发展,应当在国家统一规划指导下,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分工、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本地带的优势。下图表示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带GDP(亿元)的增长。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能分别正确反映东、中、西部三个地带GDP增长的折线依次是(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关于三个地带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来看,东部最发达,中部其次,西部较落后
B. 三个地带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有所缩小
C.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三个地带的经济差距仍将继续拉大
D. 三个地带经济发展速度:①>②>③
3.有关①经济地带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交通便利
B. 经济国际化程度较高
C. 能源、原材料丰富
D. 环境问题严重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各具特色,区域间自然差异显著,并且影响到人类的生产活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东部季风区到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再到青藏高原( )
①区域面积依次减少,人口比重依次减小
②冬季气温逐渐升高,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③人类活动逐渐减弱,自然生态变化逐渐减小
④土壤发育程度降低,生物种类由多到少再到较多
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2.青藏高寒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地区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A.河谷地区土壤肥沃
B.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C.河谷地区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
D.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
3.下列有关地理事物的排列顺序中,能正确反映我国东部季风区热量自北向南变化规律的是( )
A.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B.冬小麦—玉米—春小麦—水稻
C.剑麻—棉花—桑蚕—亚麻
D.一年一熟—一年两熟—两年三熟—一年三熟
读“宁夏农业区划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Ⅰ~Ⅳ区域( )
A.属于不同等级 B.具有明确边界
C.内部性质相对一致 D.之间没有联系
2.图中I~Ⅳ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降水量 B.地形 C.气温 D.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