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为我国川气东送工程主干道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川气东送工程建设的主...

下图为我国川气东送工程主干道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川气东送工程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 地形    B. 河流    C. 社会    D. 经济

2.关于川气东送主干线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通过了我国地势两级阶梯,一大高原和一大平原

B. 沿途各地冬暖夏凉,人居环境好,人口稠密

C. 沿途自然带分布体现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D. 沿线分布有我国水稻、油菜、棉花优势产区

3.川气东送工程属于西气东输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建设的意义不包括

A. 缓解华中、华东能源紧张状况    B. 彻底改变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C. 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D. 保障天然气安全、稳定供应

 

1. D 2. D 3. B 【解析】 1.川气东送属于能源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主要区位因素是经济发展的需求,D正确;地形、河流、社会不是能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ABC错误。故答案选D项。 2.川气东送主干线工程通过了我国地势的第二、三阶梯,一大盆地(四川盆地)和一大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A错误;沿途各地冬冬季温和,夏季炎热,B错误;沿途自然带分布体现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错误;沿线分布有我国水稻、油菜、棉花优势产区,D正确。故答案选D项。 3.川气东输工程属于西气东输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建设可以优化但是不能彻底改变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因此B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目前,我国东、南、西、北都有了自己的“特区”, 出现了老“特区”与新“特区”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读下列右图,完成下列各题。

1.促使深圳迅速崛起的主要因素是(  )。

A.大力推进工业化 B.改革开放的政策

C.大量的外来民工 D.香港的产业转移

2.上海浦东、天津滨海新区作为新“特区”,适宜重点发展(  )。

A.现代服务业与物流业

B.都市农业和出口创汇农业

C.原材料加工业和能源工业

D.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查看答案

读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构成变化情况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1980~2005年间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化特点是(  )

A.第一产业比重逐渐降低

B.第二产业比重先降后升

C.第三产业发展缓慢

D.第三产业比重位居第一位

2.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正确措施有(  )

①充分发挥珠三角地区经济基础好、产业集聚程度高的优势,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②调整产业结构,一方面促进现有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增加基础产业的比重 ③大力发展劳动力导向型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④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生态环境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查看答案

读“我国农业‘七大主产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农业发展过程中,“七大主产区”存在问题及其人为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

A.河套灌区:土地盐碱化——过度农垦

B.甘肃新疆:土地荒漠化——降水减少

C.东北平原:黑土肥力下降——重用轻养

D.长江流域:水旱灾害频繁——季风气候

2.关于下列农业主产区农业结构战略调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东北平原主产区建设为优质稻米生产基地

B.黄淮海平原主产区建设成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C.华南主产区建设成商品棉基地

D.汾渭平原主产区建设成商品蔬菜出口基地

 

查看答案

    “渔光互补”是在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水域用于水产养殖的发展模式,在我国中东部地区得到推广且以小型分散式为主。如图为杭州市郊区某“渔光互补”产业园景观图,该园采用智能调节的太阳能电池板,最大限度的接收太阳能。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这种生产模式的最大优势是()

A. 提高渔业产量 B. 提高太阳能利用率

C. 提升农业技术水平 D.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与西部大型集中式光伏发电站相比,该地采用小型分散式发电站的最主要优势是()

A. 地形平坦开阔 B. 靠近消费市场

C. 光伏发电技术的进步 D. 太阳能资源丰富

 

查看答案

    渭干河是塔里木河的支流之一,目前已无水注入塔里木河。骆驼脖子水电站是渭干河梯级开发中的第五级水电站,已于2016年开始建设。读渭干河流域图。

回答下列各题。

1.渭干河流域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A.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B.东多西少,北多南少

C.西多东少,南多北少 D.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2.渭干河梯级开发的主要作用是(    )

A.防洪与发电 B.发电与灌溉

C.灌溉与航运 D.防洪与航运

3.骆驼脖子水电站建成后对渭干河中下游的影响有(    )

A.削减洪峰,减轻洪涝灾害 B.蓄积雨水,改良土壤水分

C.蓄水冲沙,减轻河道淤积 D.调节水量,改善灌溉用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