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暑假,威海市某中学研学小组到贵州省平塘县大窝凼“中国天眼”考察。来到这里,同学们发现“中国天眼”位于一处天然喀斯特洼地中,研学导师介绍这里有世界最大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在体验区还可以观看影片学习天文学知识。以下是他们的研学报告摘录。
(1)摘录一:出发前,网络查阅到“中国天眼”所在的“贵州省略图”及“中国天眼”景观图。“中国天眼”所在地区典型地貌的特征是_________;图示甲河大致流向是________.
(2)摘录二:到达贵州后,看到了许多溶沟、峰丛、峰林、孤峰、溶洞、石笋等地貌。其中,主要由淀积作用形成的是________;“中国天眼”所处的喀斯特洼地是由_________作用形成的。
(3)摘录三:大窝凼形如“巨碗”,半径超过300米,底部有裂隙,与地下河相连。分析大窝凼在排水方面的优势。
(4)摘录四:2019年9月“中国天眼”进入全面运作阶段,再次提升人类天文观测水平,“中国天眼”电磁信号接收能力最远可到达的天体系统是。
(5)摘录五:访谈时,当地百姓说:我们这里坡陡土薄、水土流失严重,交通不便,经济落后。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2013年,北京市建成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对全市地质灾害点实现全覆盖监测。下图示意北京市泥石流多发区与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北京市的泥石流灾害( )
A.发生频率与降水量呈正相关 B.多分布于西部和北部的低地
C.强度只与地质构造和地形地貌有关 D.可通过加强监测和预报减少损失
2.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于北京市泥石流灾害的预警,是因为其能( )
A.对灾情的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 B.分析灾害的成因,提出相应解决措施
C.及时发现地面变动,并传输位置信息 D.根据灾害特点,模拟灾害发生的过程
威海某中学暑假进行研学旅行,野外考察了东北平原、江南丘陵、陕北高原等地的土壤剖面,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东北平原的黑土相比,江南丘陵的红壤( )
A.土壤中微生物分解作用弱 B.土壤腐殖质的累积量大
C.降水对土壤的淋溶作用强 D.地形使土壤的厚度增大
2.陕北高原的黄土( )
A.有机质含量较低,故呈黄色土 B.适宜种植谷子等耐早作物
C.大量施用化肥,提高肥力 D.冬季寒冷,微生物活动较强
当土壤组成物质体积比为:矿物质40%、有机质10%、水分和空气各20%,该土壤能很好地满足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各种需求,称为理想土壤。下图示意我国土壤组成物质的体积占比。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土壤中矿物质的来源是( )
A.气候 B.母质 C.地形 D.生物
2.据图可知( )
A.该土壤水分较多,空气偏少
B.该地可能炎热干燥,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较少
C.该土壤矿物质比重大,颗粒粗
D.该土壤水分和矿物质偏少,有盐碱化现象
下图示意我国青藏高原某地卫星影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处地貌类型是( )
A.三角洲 B.冲积扇 C.沙丘 D.风蚀洼地
2.与该地貌成因相同的是( )
A.“V”型谷 B.冲积平原 C.牛轭湖 D.曲流
某同学在游记中写到:“进入森林后,仿佛来到了个梦幻王国。抬头一看,只有满眼长着奇异板状根的参天大树,不可思议的老茎上的花果、巨叶植物,根本看不到湛蓝的天空:低头一望,眼前到处是苔藓、藤萝等。……参天的大树、缠绕的藤萝、繁茂的花草树木汇聚成一座座美丽的绿色大迷宫”。左图示意该同学拍摄的景观照片,下右图示意中国区域。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游记中记载的地点位于右图中( )
A.①小兴安岭 B.②西双版纳 C.③塔里木盆地 D.④太行山区
2.根据植被特征可推断当地气候( )
A.温暖湿润 B.温和干燥 C.高温多雨 D.高温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