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城市建设导致...

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    )

A.地下水位上升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蒸发量增加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2.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生活用水量增加 B.植被覆盖率增加

C.降水下渗量减少 D.城市热岛效应

 

1.D 2.C 【解析】 试题考查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比城市建设前后图可看出,地下径流由50%下降到32%,地下水位下降,A错。蒸发由40%下降到25%,蒸发量减少,C错。地面径流由10%增加到43%,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加快,汛期洪峰流量加大,B错,D正确。 2.对比城市建设前后图可看出,地下径流由50%下降到32%,地面径流由10%增加到43%,主要原因为植被覆盖率下降,降水下渗量减少,B错、C正确。地面径流受生活用水量和城市热岛效应影响较小,A、D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中四条折线示意中国、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代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折线是

A. B. C. D.

2.现阶段中国城市化出现的现象是

A.功能分区不明显 B.逆城市化

C.城市中心空洞化 D.郊区城市化

3.2000年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提高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教育资源严重不足 B.工业产值的比重持续增大

C.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D.城市中心区人口不断增多

 

查看答案

20世纪60年代,我国西部某平原地区在各集镇形成周期性集市。农历每月内,集市逢一、四、期在地,其余各天分别在周围六个集镇,如图2所示(初一、十一、廿一为逢一,其余类推)。回答。

1.该地区

A.集镇分为两级

B.集市的周期为3

C.地的服务范围比地小

D.地的服务功能比地齐全

2.地不能每日都成为集市的根本原因是

A.供交换的商品种类太少

B.为方便各地居民的日常胜过

C.各集镇之间交通不便

D.当地居民的购买力不足

 

查看答案

    下图中甲地所在的国家,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在甲地形成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公路交通枢纽 D.港口

2.该城市发展成为该国首都的优势条件是

A.位置适中 B.资源丰富 C.气候宜人 D.经济中心

 

查看答案

图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题。

1.2005-2010

A.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 B.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

C.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 D.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

2.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城间的人口迁移

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 B.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

C.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 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

 

查看答案

读“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该国人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时期人口出生率最高

B.②到③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

C.④期人口变化幅度最小,人口总数稳定

D.③与⑤时期相比,人口总数一定相等

2.目前,人口增长特点与④时期相符的国家是

A.尼日利亚 B.韩国 C.德国 D.中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