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先市酱油又名“先市豆油”,以赤水河流域黄豆、赤水河水(或井水)以及四川井盐为原料...

    先市酱油又名“先市豆油”,以赤水河流域黄豆、赤水河水(或井水)以及四川井盐为原料,利用赤水河流城特有天然微生物发酵精酿而成,色泽棕红,体态澄清,味道鲜美,余味绵长,具有浓郁清香而醇和爽口等特点。古法酿制先市酱油主要包括黄豆蒸焖、天然野生茵种制曲(形成酱胚)、长周期晒露发酵、自然浸出法取油、暴晒浓缩等工艺。一般在2~3月制酱胚,从制作酱胚到取油需3~6年时间。其传统酿制技艺被称为“中国酱油传统酿造的活化石”。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先市酱油一般在2~3月制酱胚,其主要原因是

A.农民清闲,劳动力投人充足 B.气温适宜,有利于黄豆发酵

C.降水量少,晴天多,利于暴晒 D.黄豆滞销,节省酱胚的成本

2.先市酱油品质优良主要得益于

A.优越的气候条件 B.悠久的生产历史

C.优质的酿制原料 D.先进的酿制工艺

3.为保护先市古法酱油酿制技艺,最需要

A.扩大生产规模,提高酱油的产量 B.提升酱油知名度,打造品牌效应

C.改进酿制工艺,提高从业者待遇 D.保护古酿制作坊,传承酿制技艺

 

1.B 2.C 3.D 【解析】 1.根据材料可知,先市酱油主要用当地黄豆蒸焖之后,利用当地天然野生菌种发酵制作酱胚,天然野生菌种发酵必须具备适宜的气温条件(15~20℃);先市镇位于四川盆地,2~3月气温适宜,能满足黄豆发酵,故一般选择在2~3月制作酱胚故,B对。先市酱油工艺复杂,对工匠技术的要求很高,不是一般的农村劳动力能够完成的,A错。先市镇位于四川盆地向云贵高原过渡地带,2~3月赤水河流域阴雨天气较多,C错。黄豆的价格对酱胚成本的影响不能成为选择2~3月制酱胚的主要原因,D错。故B选项正确。 2.先市镇酿制酱油采用当地优质的黄豆、优质的水源和优质的四川井盐等为原料,所以酿制的酱油品质高。而气候条件、生产历史、酿制工艺是在此基础上的重要影响因素,故C选项正确。故选C。 3.扩大生产规模、提升酱油知名度对保护古法酿制酱油技艺无明显作用;传承古法酿制酱油工艺不需改良;保护古酿制作坊、传承酿制技艺对保护古法酿制酱油技艺作用显著。故D选项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全球气候变暖和酸雨等全球性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已引起全世界人们的广泛关注。

材料一:火电、钢铁、冶金、建材、化工……这些重点耗能行业将大量碳物质排入大气,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由于全球气候变暖造成数十亿美元的农业损失,在印度由于喜马拉雅山冰川的融化造成了水灾。长期来看维系生命的河流可能干涸,人类应对气候变暖的时间即将耗尽,科学家呼吁“别再烹煮地球”。

材料二:下表是某校兴趣小组收集到的安徽省5个酸雨观测站某月降水状况及酸雨监测数据。

(1)简要解释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河流干涸的原因。

(2)说明为减缓“烹煮地球”应采取的措施。

(3)根据材料二表中信息,说出该月降水岀现酸雨频率最高、最低的城市,并分析其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

(4)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措施控制酸雨?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漫画,完成下列各题。

1.漫画说明了(  )

A.人类活动破坏了对流层

B.人类活动破坏了高层大气

C.人类活动破坏了平流层

D.人类活动破坏了臭氧层

2.臭氧层正在不断变薄的人为原因是(  )

A.太阳能的利用 B.制冷工业的发展

C.电力工业的发展 D.煤炭的使用

3.保护臭氧层的措施是(  )

A.积极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

B.禁止喷气式飞机在平流层飞行

C.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D.减少甲烷的使用量

 

查看答案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典型植物示意图,这种植物高度不足50 cm,但根系却在20 m以上。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该植物生长的地区最有可能是

A.黄土高原 B.塔里木盆地 C.东南丘陵 D.东北平原

2.其生长地区在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荒漠化 B.能源紧缺 C.水土流失 D.洪涝灾害

 

查看答案

下图为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图中箭头③表示的人类活动可能引起(    )

A.台风、寒潮 B.地震、海啸

C.滑坡、泥石流 D.环境污染

2.为了防止风沙侵袭,在宁夏沙坡头地区,人们用草方格沙障来固定流沙,从而很好地保护了包兰铁路,人们的这种做法与图中相对应的箭头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

大气环境问题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并对社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我国下列地区中,酸雨危害最严重的是(  )

A. 华北平原 B. 辽中南工业区 C. 四川盆地 D. 京津唐工业区

2.防治酸雨最根本的途径是(  )

A. 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 B. 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C. 大力植树造林 D. 减少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的排放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