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城市内河由于水流速度慢,淤积在河床的泥沙量很大。城市...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城市内河由于水流速度慢,淤积在河床的泥沙量很大。城市内河河泥含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害虫虫卵和病菌等有害物质,异味重。传统的处理方式是将河泥挖出填埋。研究发现:将重金属、病菌等有害物质处理后的河泥与厨余垃圾、园林修剪物、枯枝落叶等有机废料相结合,通过技术手段制备成城市的土壤替代物,更有利于城市生态文明发展。

与传统处理方式相比,说明河泥制备成土壤替代物的利用方式对城市生态的有利影响。

 

影响:环境污染减轻的角度:(河泥中的有害物质处理后,与有机废料相结合)可减少污染物(和废弃物)的总量,可降低因填埋造成的(对地下水、土壤等)二次污染;(或者:处理后的河泥,减少有害物质下渗,地下水不易被污染),(或者:河泥中的有害物质经处理,土壤不易受到污染)。资源保护开发的角度:减少对城市土地资源空间的占用;处理后的河泥与废弃物(厨余垃圾、园林修剪物、枯枝落叶等)资源化,循环利用,增加土壤资源(增加土壤供应);环境生态改善的角度:减少病虫害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土壤供应增多,(有利于城市绿化)增加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环境。 【解析】 本题考查环境保护的知识点。 河泥制备成土壤替代物的利用方式对城市生态的有利影响可以从环境污染、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三个角度思考。环境污染减轻的角度:从材料可知,城市内河河泥含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害虫虫卵和病菌等有害物质,异味重。但是有害物质处理后,与厨余垃圾、园林修剪物、枯枝落叶等有机废料相结合得到了废物利用,可减少污染物的总量;传统处理方式主要是填埋,河泥制备成土壤替代物的利用方式减少了(对地下水、土壤等)二次污染。资源保护开发的角度:大量的河泥与废弃物得以利用,可以减少对城市土地资源空间的占用(原有的填埋方式占用土地资源);同时处理后的河泥与废弃物(厨余垃圾、园林修剪物、枯枝落叶等)资源化,通过技术手段制备成城市的土壤替代物,可以增加土壤资源。生态环境改善的角度:减少重金属、病菌和病虫害等有害物质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河泥制备成土壤替代物,土壤供应增多,更有利于城市绿化用土,推动绿化面积的增加,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以VR(虚拟现实)为呈现形式的线上“云端旅游”应运而生。“全景故宫”借助VR技术,360°无死角的画面呈现出景区完整风貌,游客可自主选择不同场景,实现三维场景效果,真实立体,互动牵引。而通过实景直播、专业讲解等多种媒介,可以更详细地介绍各种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带给观众全新的旅游体验。

与传统旅游方式相比,说明发展“云端旅游”对故宫旅游资源和市场的积极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伯利亚是北半球冻土分布面积最大的地方,这里的冻土层十分深厚,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层为坚硬的多年冻结层。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冻土物质颗粒十分细腻,包含大量腐殖质(有机质经过微生物分解转化过程中的中间产物,主要是胶体物质),连块小石子都难得一见。受地形、冻土等因素的影响,在短暂的夏季,西西伯利亚平原的河流能够快速地侵蚀河岸,改变河岸的形状,形成蜿蜒曲折的河曲。河流还容易因凌汛等原因发生游移改道。下图示意西西伯利亚某地密集的河曲。

(1)说明西西伯利亚平原冻土物质颗粒细腻的原因。

(2)西西伯利亚河岸冻土容易崩塌,分析其原因。

(3)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河曲密集的原因。

(4)说明西西伯利亚平原上的河流夏季容易发生改道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今越南北部和广西南部在唐代属岭南道安南都护府管辖。公元9 世纪以后,南诏国(今云南境内)日益强大,不断骚扰安南地区,掠夺人口和财富,最终导致两国爆发一场历经十年的战争。战时,安南前线唐军的粮草物资主要经陆路从中原和江南地区运至,补给常常不及时。战争胜利后,为巩固安南边防,大唐在公元868年的四月至九月,打通了从行胶州(今广西北海市)至武安州(今越南海防市)的海上航线(图甲),史书记载“…疏凿‘天威径’、以通南海之利…”。这条航线后来成为南海“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缺少明显的工程遗迹,关于 “天威径”的具体位置,学术界一直有争议。一种观点认为“天威径”是疏凿江山半岛南面的海中礁石而成(图乙甲处),另一种观点认为“天威径”是开凿于半岛中部的人工运河(图乙乙处)。

(1)简述战时安南前线唐军粮草物资常常补给不及时的原因。

(2)说明行胶州至武安州海上航线沿海岸延伸的原因。

(3)若“天威径”是疏凿江山半岛南面的海中礁石而成,指出海上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主要困难。

(4)有学者认为“‘天威径’不可能是开凿于江山半岛的人工运河”。请为这一观点提供依据。

 

查看答案

    土壤容重指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土壤的干重。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诱发部分区域滑坡、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致使土壤环境质量改变,影响区域生态恢复和农业发展。下图示意2011~2018年间受损点(受地质灾害破坏)和对照点(未受灾害破坏)的土壤理化指标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受损点的土壤

A.肥力提高 B.湿度增大 C.更易风化 D.趋于板结

2.受土壤理化性质变化影响最显著的地理要素是

A.降水 B.地形 C.植被 D.河流

3.为修复受损地的土壤,首先要

A.植树造林种草 B.增施有机肥料 C.改变土体结构 D.增加土壤水分

 

查看答案

    技术创新正在引发人们工作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也改变着人口的流动模式。研究表明,技术创新主要挤占的是中等技能的就业岗位,同时增加其他技能就业岗位。下图示意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广州、深圳(创新之都)、珠海(花园城市)、东莞(制造业基地)四地2000~2015年流入人口的年均增量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00~2010年期间东莞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

A.外来投资多,制造业发展迅速 B.创新能力强,大量人才迁入

C.环境优美,气候宜人,适于居住 D.产业结构优化,就业机会多

2.东莞人口的增长会增大东莞对人口流入的吸引力,其主要原因是

A.收入增加 B.技术进步 C.交通便捷 D.市场扩大

3.相较于2000~2010年期间,2010~2015年期间东莞、珠海、深圳、广州等城市人口流动模式反映了

①东莞产业规模萎缩                  ②深圳对高、低技能人员吸引力大

③珠海人居环境不断优化              ④广州人口规模优势依然明显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