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是“我国人口增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960~1965年我国人口增...

    下图是“我国人口增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960~1965年我国人口增长特点为(  )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C.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2.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其最主要原因是(  )

A.经济持续地高速增长 B.持续、稳定的人口政策

C.全球不断变暖的影响 D.自然灾害不断增多

 

1.C 2.B 【解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1960—1965年我国的人口出生率上升较快,而人口死亡率则大幅度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说明这段时间我国人口增长类型属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传统型,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所以我国的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B正确。经济增长不是影响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的主要因素,A错误。我国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与全球变暖无关,C错误。我国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与自然灾害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埃塞俄比亚周边沙漠广布,但有清凉王国东非湿岛的美誉。邻国吉布提自然资源缺乏、工农业基础薄弱。亚吉铁路是连接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和吉布提首都吉布提市,这是中国在非洲修建的又一条跨国铁路,是非洲第一条全线采用中国电气化标准施工的现代电气化铁路,被誉为新时期的坦赞铁路。下图为埃塞俄比亚位置图。

1)分析埃塞俄比亚具有清凉王国东非湿岛美誉的原因。

2)亚吉铁路设计时速160km,但最终将时速调整为120km,分析调整的原因。

3)有专家认为,吉布提将成为非洲的新加坡,您是否赞同此观点,请阐述理由。

 

查看答案

智利是世界上最狭长的国家,近年来智利与我国交往密切,该国地理位置偏远,有“天涯之国”之称。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智利人称自己的国家是“天涯之国”,请从地理位置角度说明原因。

(2)据图说出在冰川作用下,在科尔科瓦多湾地区会形成哪些地貌。

(3)说出智利图示区域聚落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日本是一个渔业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尤其集中在北海道岛附近。

材料二  日本的白川乡合掌村四面环山,水田纵横,冬季多雪;其独特的合掌建筑(用厚厚稻草芦苇铺设的两个建材合并成一个叉手状正三角形屋顶,如图所示)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合掌建筑的稻草屋顶,每隔一段时间就必须更换一次,平日里每家都有囤积稻草的习惯。合掌规定建筑、土地、耕田、山林、树木“不许贩卖、不许出租、不许毁坏”的三大原则,并把农业生产、乡村生产生活和本地农产品都变成为旅游活动的一部分,使它在获得巨大发展的同时,依然保持了当地的乡土文化特色。

(1)分析白川乡冬季多雪的原因。

(2)结合合掌村的地理环境特点,简析合掌建筑的优点。

(3)分析日本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查看答案

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下图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描述中不符合黄麻产区特点的是

A. 全年高温,6—10月为雨季    B. 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

C. 河流中下游洪涝多发    D. 受热带气旋影响小

2.黄麻商船走海运到我国多选择在6月,忌讳在8—10月这段时间回国,这主要是为了

A. 避开雨季    B. 避开大风浪期

C. 借助洋流    D. 借助风力

3.与甲城同属于世界著名纺织工业中心的城市是

A. 班加罗尔    B. 马尼拉

C. 孟买    D. 吉隆坡

 

查看答案

2017914—915日,一场罕见的雾霾突袭了新加坡。空气污染指标率攀升至不健康标准。图为新加坡周边地区烟雾浓度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新加坡这次雾霾是(    )

A.由邻国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一带烧火开荒形成的烟雾飘来导致

B.由于当地人口密集,生产、生活排放大量烟尘

C.罪魁祸首主要来自马来半岛

D.与当地森林茂密不利于烟雾消散有关

2.有关图示地区自然地理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马来半岛西侧冬季降水多于夏季,东侧夏季降水多于冬季

B.苏门答腊岛地处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

C.爪哇岛原始雨林繁茂、草木终年常青,肥沃的土壤含有丰富的有机质

D.马六甲海峡内,风浪小雷雨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