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桑蚕是一种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吐丝昆虫,以桑叶为食料,茧可缫丝,丝是珍贵的纺织原料,主要用于织绸。桑蚕的发育温度是7~ 40°C,饲育适温为20-30°C,生长周期约1个月。蚕非常娇嫩和敏感,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我国桑树分布广泛,是世界的桑蚕中心。考古和文献证据表明,我国桑蚕业有三大起源地——黄河中下游、 长江中下游流域和四川盆地。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我国的桑蚕产业中心历史上经历了多次转移。2006年商务部为确保我国的世界桑蚕中心地位,启动了“东桑西移”工程,引导桑蚕业由江苏、浙江等传统产区,向西部的广西、云南、四川、重庆等地转移,最终形成了现在桑蚕业优势产区的布局。(如下图所示)
(1)据图简述我国桑蚕主产区产茧量的变化特征。
(2)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广西桑蚕养殖业快速发展的优势地理条件。
(3)广西养蚕业由最初的“东桑西移”发展为“东丝西移”(缫丝),当前又提出要“东绸西移”(织绸),简要分析“东绸西移”对当地养蚕业发展的利与弊。
干热河谷是指高温、低湿河谷地带,大多分布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我国的干热河谷主要分布在横断山区金沙江、怒江、澜沧江等干流及其支流河谷的部分地段,其两侧山坡的自然带分布非常特殊,呈倒置的垂直地带性。下图中左图为横断山区干热河谷分布图,右图为金沙江(28°15′N)两岸的植被垂直地带性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依据图文信息推断右图中乙岸及丙自然带是
A.南岸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北岸 亚寒带针叶林带
C.东岸 亚寒带针叶林带 D.西岸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受季风、地形等因索影响,横断山区发生的地理现象是
①高温等温线沿河谷向南凸起 ②高温等温线沿河谷向北凸起
③热带范围顺着河谷向北挺进 ④热带范围顺着河谷向南收缩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关于金沙江干热河谷的叙述,正确的是
A.深居内陆、水汽难以到达,山麓基带是干旱小叶灌丛带
B.由于海拔较高,村庄和民居多位于热量充足的河谷地带
C.倒置的垂直地带性导致该区域的动、植物种类单一匮乏
D.在某些河谷可以看到热带、温带、寒带景观并存的现象
装配式建筑是用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其部品部件的生产对技术、 设计、资金等要求较高。2016年9月,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 提出因地制宜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现代木结构等装配式建筑,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和现场浇筑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的主要优点是
①施工工期较短②施工污染较小
③建筑造价较低④节约能源资源 ⑤抗震性能较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2.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当前我国装配式建筑重点推进的区城是
A.常住人口介于5 -20万人的微小型城市 B.常住人口小于50万人的东部沿海城市
C.常住人口超过300万人的中西部城市 D.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的城市群
3.关于发展装配式建筑对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
B.促进建筑产业与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
C.有效抑制大中型城市住房价格快速上涨
D.提升建筑产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
“草原石人”是新疆草原上的一大历史人文景观,它主要分布在阿勒泰草原和伊犁昭苏草原上。人是以石材为主雕刻的很多各色各样、栩栩如生的人像,它们面向东方而立,那是太阳升起的方向,是可以重新唤起生命意识和力量的地方。图示为7月某游客拍摄到的草原上的石像及其日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判断游客拍照的大致时间及此时太阳的方位
A.9. 00-10:00 东北 B.10: 00-11: 00 东南
C.13: 00-14:00西南 D.14: 00-15: 00 西北
2.推测“草原石人”的主要作用是
A.祭祀祖先 B.祭拜山神 C.领地界碑 D.牧民驻地
佛山酱油的古法酿造技术从300多年前开始,精选的大豆经过浸泡、清洗、蒸煮、制曲、酱醅发酵、淋油等多道工序,历时一年方可完成。清乾隆年间,佛山酱油酿造业迅速发展,佛山酱油以其独特的工艺、优良的品质蜚声岭南。近年来受现代酿造工艺的冲击,传承300多年的古法酱坊仅在佛山市三水区(因珠江水系的西江、北江、绥江在此相会而得名)等地少量存在。下图为佛山古法酱油原料来源及辐射传播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清乾隆年间佛山酱油酿造业迅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当地
①大豆优质丰富 ②水陆交通便利
③地势平坦开阔 ④水源充足优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佛山古法酱油酿造技术主要向东南亚国家辐射传播是因为
A.东南亚国家市场广大 B.便利的水路交通运输
C.酱油的酿造工艺独特 D.佛山人下南洋的传统
3.受现代化酿造工艺冲击,佛山少数古法酱坊依然存在的原因是
A.产品口味独特 B.生产成本较低;
C.生产工艺简单 D.地方政府扶持
为了让学生了解农业生产过程,体验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北京市某学校的老师带领学生在校园内开展农业实践活动——种植冬小麦。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种植地点选择了教学楼前的小块空地(如图),过去是绿化用地,可利用楼内水管浇灌。
(1)据图评价“麦田”的种植条件。
10月下旬某天,同学看到天气预警信息后迅速在麦苗上铺了一层薄膜,并用石头压住固定,如下图所示。
(2)推测同学最可能看到的天气预警信息,并说明同学铺设薄膜的目的。
冬小麦发芽前,田里的种子被喜鹊等鸟类大量啄食,同学们补种以后,依然被吃掉很多,让人既愤怒又无奈。同学们着急地四处收集解决办法,如蹲守打鸟、将补种的种子浸泡农药……
(3)大部分同学不同意采取这些做法,说明他们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