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微农场是在城市利用阳台、建筑外墙、小庭院、屋顶等空间与环境构建的农场。它是以家庭...

    微农场是在城市利用阳台、建筑外墙、小庭院、屋顶等空间与环境构建的农场。它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经营灵活、规模较小的农场,其生产管理主要是对营养液加液时间和次数进行调节。下图为家庭阳台微农场系统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微农场的主导因素为(  )

A.劳动力 B.科技 C.市场 D.政策

2.正常年份7月中下旬植物生长旺盛期时,下列城市中营养液箱中加液次数最多的是(  )

A.沈阳 B.北京 C.南京 D.广州

 

1.B 2.C 【解析】 1.该题考察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由材料可知,微农场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A错;该农场利用营养液箱为蔬菜提供营养物质,而不是利用土壤来为蔬菜提供营养物质,需要科技才能实现,B对;微农场的产品主要供自己消费,商品率低,C错;政策有影响,但不大,D错。故答案选D。 2.本题考察天气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蔬菜生长的速度较快需要加液次数较多。正常年份7月中下旬植物生长旺盛期时,长江流域7、8月份处于伏旱天气,气温高,植物蒸腾速度快,需要添加营养液的次数多。故答案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青海湖是我国第一大内陆湖,湖面海拔3196米。监测显示:2004~2016年青海湖面积增加了169.67km2。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青海湖流域降水的分布特点是( )

A.北部多,南部少 B.南部多,北部少

C.东南多,西北少 D.西南多,东北少

2.2004~2016年,青海湖面积扩大主要得益于( )

A.实施跨流域调水,保障湖泊补水

B.农业结构调整,湖泊取水量减少

C.全球变暖,高山冰雪融水增加

D.流域面积扩大,河流来水量增加

 

查看答案

    在青藏铁路建设中,为解决多年冻土层不稳定对路基的影响,采用了自动温控通风管技术(如图所示),通风管两端挡板在气温高于 0 ℃时关闭,低于 0 ℃时打开。该地一年中日平均气温的变化范围为-14 ℃~8 ℃,负温期(日平均气温小于 0 ℃的时期)约 6.5 个月。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通风管挡板(    )

A. 正温期一直处于关闭状态 B. 负温期一直处于关闭状态

C. 夜晚多打开,储冷、降温 D. 夏季多打开,通风、散热

2.与江汉平原相比,该地(    )

A. 负温期短 B. 无霜期更长 C. 气温日较差大 D. 太阳辐射弱

 

查看答案

    复种指数是指一定时期内(一般为1年),在同一块耕地上,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与耕地面积的比值。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复种指数变化统计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区所在省份可能是(  )

A.黑龙江 B.江苏 C.青海 D.海南

2.导致该地图示时间内复种指数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生长期延长 B.全球气候变暖

C.城乡收入差距大 D.农业技术进步

3.复种指数的降低带来(  )

A.土地资源浪费 B.农活强度增加

C.土地集约利用 D.农村人地压力增大

 

查看答案

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据此推测我国可能分布可燃冰的区域为

①青藏高原②南海海域③南方丘陵④渤海海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回南天”是我国南方地区一种天气返潮的现象。通常每年二三月,气温开回暖,湿度开始回升,但室内地板、玻璃等物体升温慢,于是居民家中的墙壁、地面甚至物品表面出现严重返潮的现象。当“回南天”较强时,物体表面会有清晰可见的小水珠。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回南天”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①“回南天”现象发生前,当地受冷空气控制时间较长

②返潮现象中的大量水汽由暖气团从低纬度海域携带而来

③初春冷锋过境,气温骤降,导致水汽凝结

④持续的偏北风,会导致“回南天”现象消失

⑤“回南天”现象随看暖气流的加剧而结束

A.②③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⑤

2.以下不属于“回南天”现象带来的危害是(    )

A.天气变化剧烈,呼吸道疾病多发

B.产生大雾天气,影响交通出行

C.电器易出现漏电、短路等故障,甚至引发火灾

D.道路表面因低温而结冰,易发生摔伤事故

3.当“回南天”现象发生时,我们可以(    )

A.将衣柜里的衣物棉被挂在户外晾晒 B.适当利用空调的除湿功能,吹走室内湿气

C.打开门窗,将潮气散发出去 D.将车挪倒到高处,防止雨洪浸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